这位太子能够贏得眾臣敬仰,不只是因为他仁厚,更源於他在关键时候果断行事的手段。
“诸位爱卿觉得太子所言如何?”朱元璋含笑询问。
“吾等赞同。”满朝文武齐声附和。
此时朱元璋心情极佳,谁要是胆敢触逆鳞,那就等於自寻死路。
“好!”
“標儿,此事就按你说的办。”
“你亲自督办,给朕把这件事做得完美无缺。”朱元璋当即应承下来。
“臣遵旨。”朱標立刻答应。
“眼下,却有一件事情困扰著朕啊。”
“朱雄为大明建立了如此赫赫战功,我一时间真不知该给予何种嘉奖。”
“毕竟,短短一年之间,他便从一个普通士兵跃升至指挥使之位了。”
“要是再升几级,確实有些快得过分。
然而,若无封赏,这般巨大的功勋传到天下人耳中,他们又会怎么评价朕?”
“標儿,诸位爱卿,你们认为该如何褒奖朱雄?”朱元璋带著困扰的目光向群臣发问。
“这……”
闻听朱元璋的话……
大臣们互相观望,均不知如何应对。
圣上都拿不准主意,他们怎敢轻易开口?
若意见不合圣意,这可不是小事。
因此此刻並无一人愿意贸然发言。
“启奏皇上。”
这时。
武將列队中,一名中年男子出列,脸上隱约可见傲慢之色。
“蓝玉,想必你已有主张。
既出自军旅之人,朕倒要听听你对如何封赏这位有功將领朱雄有何建议。”朱元璋目光落在蓝玉身上,笑著询问。
“依臣之见,”
“儘管朱雄战功卓著,但他年纪太轻,尚需经歷更多歷练。
这次虽应有所嘉奖,不过对於年轻人,还需略加压抑。”蓝玉直言不讳。
听完这话。
朱元璋与朱標的眉间皆是一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