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妙锦的声音却带著几分倦怠从屋內传来:“二哥,四哥,我身子有些不適。”
“小妹,这关係到朱雄的消息。”
徐增寿在外面说道。“他……他怎么了?”
屋內的声音陡然变得焦急起来。“这是我在兵部打听到的。
我將这本册子放在这里了,你自己看吧。
我们先走了。”
说完,徐膺绪向徐增寿使了个眼色,转身离开了。
待他们走后,殿门打开。
一名侍女快步走出取回那本小册子,关上门退回室內。
床榻上的徐妙锦接过侍女递来的文册,急急翻开。
当看清其中的內容时,她的脸色骤然苍白。“雄哥哥……不是这样的,不会的!”
“你怎么这么傻?你怎么会上战场?这不是真的,一定不是真的!你答应过要来找我的,你说过不会死的!”
徐妙锦的脸惨白如纸,神情满是惊惶。
一旁的侍女连忙安抚:“大小姐息怒,莫要伤了胎气。”
徐妙锦只是愣愣站著,眼中满是茫然与恐惧。
徐妙锦的手攥紧了一张纸,上面明確记载著朱雄的信息。
朱雄,出身北平府安沙镇,原为商贾之籍,后入伍改为兵籍。
三个月前隨北平军攻打北元,两个月前遭北元重兵围困,最后以身殉国。
徐妙锦看到这一段文字时,脸色瞬间惨白如灰。
那一点点残存的希望也隨之破灭。
一阵突如其来的眩晕感让她直挺挺地倒在床榻上,昏迷过去。
……
议政殿里,气氛平静。
蒋瓛將一份简短的册录恭敬地递给正在批阅奏章的朱元璋,“皇上,这是燕王所提到的那位朱雄的个人档案。”
朱元璋放下手中的硃砂笔,轻轻点头接过:“好。”
翻阅过后,他的神情顿时严肃起来,“此人只有十六岁?”
“回皇上,此档案由兵部直接调出,绝无差错。”
蒋瓛解释道,“按记录来看,这位朱雄年纪虽小,却是我大明不可多得的人才,他凭战功升至上守备一职,难怪燕王会在捷报中特意提到此人。”
听完这番话,朱元璋若有所思,低声自语:“这天下竟会有如此惊人的巧合?”
……
朱元璋喃喃重复了一遍:“真有这么巧的事情吗……我的雄英如果还在,如今也正是十六岁。”
片刻沉思后,他重新振作精神,开口吩咐道:“要好好留意这位朱雄。
年纪轻轻便立下这样的功勋,足以成为大明的榜样。”
虽然眼前的朱雄无论年龄还是名字,都与他故去的孙子有些相似,但他並未被这种偶然干扰太久。“同名同姓之人世间数不胜数,况且年龄相近的更多,”
他心里清楚,並不会过分在意这些细节。
其实朱元璋最初要求查阅档案,只因赵王府提及了这个名字勾起他一点好奇罢了。
毕竟他亲眼见证了孙子朱雄英去世,再多思念也改变不了逝者永別这一事实。“臣遵旨!”
蒋瓛答道。
接著,朱元璋挥了挥手示意结束:“你退下吧,无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