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爱卿你插翅难飞 > 6070(第11页)

6070(第11页)

翌日早朝,郎温书立于朝堂之上,声泪俱下,手中笏板几乎要攥断。

“陛下!老臣以为法师之言绝非虚妄!太上皇病重关乎国本,若真能以封后之喜冲散煞气而让太上皇痊愈的话,实乃大乾之幸、宗室之幸!”

“臣恳请陛下以孝道为重,定下封后之事,莫要让煞气继续侵扰太上皇!”

话音未落,几位曾联名支持选秀的老臣立即出列附和。

有人甚至引经据典,翻出百年前“王妃冲喜救亲王”的旧例,直言“帝王封后冲煞,既合孝道又安宗室,乃两全之策”。

一时间,朝堂上“请封后”的呼声此起彼伏,连几位原本中立的宗室亲王,也面露犹豫,毕竟“救太上皇”的名头,实在难以反驳。

东方景明站在武官队列末尾,望着龙椅上的霍骁,见对方指尖仍平稳地敲击着玉扶手,神色未变,心里才稍稍定了定。

尽管如此,太后这次用“孝道”绑架霍骁,比上次的“祖制”更难应对。

若是霍骁拒绝封后,而善帝病故,那他不孝的罪名就定下来了。

若是他同意封后,善帝仍然病故,他虽尽了孝道,却也做了违心的事。

现在就是“孝道”与“本心”之间的抉择。

无论怎么做,霍骁都是吃亏的一方,太后这招用的实在是太毒了。

但看霍骁的样子似乎不以为意,他缓缓抬眼,目光扫过下方躬身的朝臣,声音不高却带着穿透力。

“郎大人说法师之言非虚,那朕倒要问一句——法师是何方高人?师从何处?可有过‘冲煞救驾’的先例?”

郎温书一噎,他只知是太后请来的法师,哪里问过底细,只能硬着头皮道:“法师乃隐世高人,行踪不定,但其术法定然灵验,不然太后也不会请他入宫。”

“太后请的,便是对的吗?”霍骁反问,语气里多了几分冷意,“若朕没记错的话,张成曾是太后向太上皇举荐的人,理由是其为人忠厚,心里纯善。结果呢,却做了克扣军饷一事!如今太上皇病重,太后不找找太医,反而找了个法师来说些无稽之谈,扰乱人心,太后的决定真的是对的吗?”

张成的事像重锤,砸得郎温书脸色发白。

他没想到霍骁会突然翻旧账,更没想到对方会把太后直接摆上台面,一时竟忘了如何反驳。

这时,屈元青突然出列,声如洪钟。

“陛下所言极是!臣亦觉‘冲煞封后’实属无稽之谈!如今太上皇病重,当请太医院全力诊治,而非寄望于旁门左道!”

他看向郎温书以及站出来附和的人。

“尔等若真为太上皇着想,那就应该多操心一下塞北饥荒、江南防汛、边境危机之事!”

“此三事哪一件不比封后重要?今日我就对诸位同僚说句难听的,这三件事,但凡一件没有处理好,大乾都岌岌可危,届时别谈封后了,尔等怕是连站在这里的机会都没有!”

说着,他将视线定在了郎温书身上。

“我再说句更难听的,你们某些人站在这里几十年,还不如个别新官站在这里几个月来的价值大!”

郎温书很清楚屈元青口中的那个某些人就是他,脸色一下就不好了:“屈元青,你这话未免太过分了些。”

“过分?过分吗?”

屈元青凝视着郎温书,也懒得遮遮掩掩。

“你告诉我,你郎温书身为三令之一,在处理高士成的时候你贡献了什么?安抚塞北难民的时候你又干了什么?要事处处需要你,却处处不见你的身影。如今该准备江南防汛事宜了,你不仅只字不提,反而这里鼓吹什么封后大典,你不觉得荒唐吗?”

郎温书被训了脸色一阵青一阵红,半天只能憋出一句:“我也是依照祖制与孝道办事!”

“祖制?”屈元青乐了:“祖制阻止了高士成的贪污吗?祖制种出来粮食了吗?祖制建起了堤坝吗?这些祖制通通做不到,你在这里谈祖制有什么用!况且封后大典的钱从哪里出?从空荡荡的国库出?还是从你兜里出?亦或者是加重赋税从百姓手里出?”

作为三朝元老,屈元青的话还是有分量的,原本动摇的官员顿时沉默,郎温书的脸色更是转为了白色,说不出来半个字。

而屈元青并不打算就此放过郎温书以及方才附和的人,他继续道:“我这个人素来不怕得罪人,尔等若是觉得自己在这个位置上能干的好,那就继续干,若是干不好就趁早退位让贤,别拿着陛下给你们发的俸禄,一天天的不干实事,竟搁这里给陛下添堵!”

骂的好!

东方景明茶点没给屈元青鼓掌,这骂的是真解气。

届时屈元青放肆完,还不忘向霍骁请罪。

“老臣今日殿前失仪,恳请陛下责罚!”

“爱卿所言皆为大乾,皆为百姓,皆为朕,何谈殿前失仪。”霍骁抬手:“今日一事,当赏不当罚,爱卿平身吧。”

屈元青不卑不亢:“陛下圣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