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峰这才发现是大理太子爷段誉。
自和段誉在无锡酒楼中赌酒结拜,虽然相聚时短,却是倾盖如故,肝胆相照,意气相投,当即上前握住他双手,说道:“兄弟,別来多事,一言难尽,差幸你我俱都安好。”
忽听得人丛中有人大叫:“姓乔的,你杀了我兄长,血仇未曾得报,今日和你拼了。”
跟著又有人喝道:“这乔峰乃契丹胡虏,人人得而诛之,今日可再也不能容他活著走下少室山去。”
但听得呼喝之声,响成一片,有的骂萧峰杀了他的儿子,有的骂他杀了父亲。
萧峰当日聚贤庄一战,杀伤著实不少。此时聚在少室山上的各路英雄中,不少人与死者或为亲人戚属,或为知交故友,虽对萧峰忌惮惧怕,但想到亲友血仇,忍不住向之叫骂。
喝声一起,登时越来越响。
眾人眼见萧峰隨行的不过一十八骑,他与弓帮及少林派均有仇怨,而適才数掌將鳩摩智击得连连退避,若是动起手来,就算巧帮两不相助,各路英雄、少林僧侣,以数千人围攻萧峰一十九骑契丹人马,就算他真有通天的本领,那也决计难脱重围。
声势一盛,各人胆气也便更加壮了。
群雄人多口杂,有些粗鲁之辈、急仇之人,不免口出污言,叫骂得甚是凶狠毒辣。
数十人纷纷拔出兵刃,舞刀击剑,便欲一拥而上,將萧峰乱刀分尸。
萧峰一十九骑快马奔驰的来到中原,只盼忽施突袭,將自己养父母救归辽地,绝未料到竟有这许多对头聚集在一起。
他自幼便在中原江湖行走,与各路英雄不是素识,便是相互闻名,知道这些人大都是侠义之辈,所以与自己结怨,一来因自己是契丹人,二来是有人从中挑拨,出於误会。
聚贤庄之战实非心中所愿,今日若再大战一场,多所杀伤,徒增內疚,自己纵能全身而退,携来的“燕云十八骑”不免伤亡惨重,心下盘算:我本意是找父母带他们去享清福,何必跟这些人多所纠缠?”
转头向段誉道:“兄弟,此时局面恶劣,我们兄弟难以多敘,你暂且退开,山高水长,后会有期。”
他要段誉避在一旁,免得夺路下山之时,旁人出手误伤了他。
段誉眼见各路英雄数逾千人,个个要击杀义兄,不由得激起了侠义之心,大声道:“大哥,做兄弟的和你结义之时,说什么来?咱们俩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不愿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今日大哥有难,兄弟焉能苟且偷生?”
他以前每次遇到危难,都是施展凌波微步的巧妙步法,从人丛中奔逃出险,这时眼见情势凶险,胸口热血上涌,决意和萧峰同死,以全结义之情,这一次是说什么也不逃的了。
一眾豪杰有些人不识段誉是何许人,见他自称是萧峰的结义兄弟,决意与萧峰联手和眾人对敌,这么一副文弱儒雅的模样,年纪又轻,一套古怪的六脉神剑时灵时不灵,自是谁也没將他放在心上,叫得更加凶了。
萧峰道:“兄弟,你的好意,哥哥甚是感谢。他们想要杀我,却也没这么容易。你快退开,否则我要分手护你,反而不便迎敌。”
段誉道:“你不用护我。他们和我无怨无仇,如何便来杀我?”
萧峰脸露苦笑,心头感到一阵悲凉之意,心想:倘若无怨无仇便不加害,世间种种怨仇,却又得何而生?
段正淳低声向范、华赫艮、巴天石诸人道:“这位萧大侠既然是誉儿结义兄弟,待会危急之际,咱们冲入人群,助他脱险。”
范道:“是!”
向拔刃相向的数千豪杰瞧了几眼,说道:“对方人多,不知主公有何妙策?”
段正淳摇摇头,说道:“尽力而为,杀进去便是!”
大理眾人齐声道:“原当如此!”
眼看双方剑拔弩张,大战一触即发,虚言心中暗想,当时聚贤庄一战,自己以『慕容復”之名杀人无数,这笔血债终究算在了萧峰头上。如今他不愿连累自己,欲与群雄死战到底。自己若袖手旁观,岂非不仁不义?
此刻,老丈人段正淳与段誉亦捲入其中,若真动起手来,巧帮、少林、大理段氏这三个自己最重要的强援皆难全身而退,於我百害而无一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