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君子剑。
他又观察四派弟子,最为欣赏的,竟然是衡山派弟子湘云。
当真是百年难得一见的练武奇才。
风清扬步入山洞。
“蠢材,你將十八盘和华山剑法杂,用意倒是不错,但为何不用苍松迎客—“
风清扬对洞中各派剑法,早已经烂熟於心,当下说了十多招华山剑法,那位受教导的泰山派弟子,又是羞惭,又是激动。
“定閒教你们,也是这般拘泥不化?恆山剑法自成体系,觉得攻势不足,要从剑招本身著手,
你们记得圆转如意这四个字自己好好琢磨去。”
“蠢岳珊儿,各招混用,还要记得行云流水四字,你的混招,还是过於刻板,为了混招而混招,甚至原来配合如意的剑招也要拆开,却是过犹不及各派弟子均是大为兴奋,虽然这老头子常常一口一个“蠢材”,有时候还要骂自家掌门一二,
但大傢伙装成没听见也就是了,华山耆宿,比起师父他们还长一辈,骂一两句,其实也不算什么。
这一次,是他们上思过崖以来,听到风清扬教训最多的一次。
“不错!”风清扬来到湘云面前,凝视见她演示,淡淡说道。
眾弟子登时愣然,立即停了下来,异地看著风清扬,“好”“不错”等等词汇,竟然能够从风清扬口中说出,当真是奇怪至极。
湘云也停了下来,异道:“风爷爷是在说我吗?”
“看什么看!”风清扬双目精光闪过,冷冷扫视一番眾人,接著道,“你们其中,有谁想过融合魔教武学?魔教十长老尽破五岳剑法,难道他们的武学就不是武学?整日正教武学、魔教武学,
本派剑法,他派剑法,这般见识,活该白来思过崖———“
少林寺。
方证大师得知消息要更早一些他吃了一惊,连忙召集一部分执事会议。
眾僧到来之后,听闻消息均是惊讶不已。
“师兄,路司李习得《易筋经》,看来確凿无疑。”
“方证师侄,此事不得不问,《易筋经》为本派至高无上之心法,如何落入他人之手?须要问个清楚。”
眾位老僧都是神情凝重。
“各位师叔、师弟!”方证嘆道,“少林《易筋经》,眼下得传者都在我们其中,绝非我们其中一人传授。此事我们先前论起过,恐怕他就是从达摩观影石所悟,他是如何做到的,我也一无所知。”
眾僧面面相,达摩观影石已经被少林撤下,不再让游人瞻仰,他们这些日子时时都在钻研,
可是始终一无所获。
难道当真是达摩祖师点化?
许久之后,方生才道:“师兄何不亲笔致信,询问於路司李?”
方证点点头,嘆道:“也只得如此!”
眾人议论了一会观影石之事,方证话锋一转:“路司李所说的另一桩事情,诸位以为如何?”
眾僧沉默。
许久之后,才有一枯瘦的老僧缓缓道:“此前,老訥一直不同意如此行事,不过眼下看来,即便任我行重出江湖,有路司李制约,怕是也掀不起什么波澜,依了他也无不可。
立即便有人接过话来道:“师兄说的不错,若是不行,他自然会安排別人行事,与其与他结怨,不如继续合作,以免少林领袖武林的声誉败落。”
方证见此前极力反对的两位师叔齐齐改口,欢喜道:“既然都无异议,老訥便亲自安排,以免有所错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