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琪难得打扮得一丝不苟,正老老实实跟在天师身后,所在位置距离陈阳並不远。
她见得陈阳进来后,只是微微点了点头,面色优雅从容、动作镇定大方,体態端庄秀丽,形象与以往截然不同。
其他人见到她这风采,只怕或多或少都会夸讚个一两句,然而陈阳深知这位道友本性,因此只是想笑。
除此之外,眾人里头还有著许逊的身影,只是这位灵宝派未来的少掌门,此刻却突兀地掛了彩,一条胳膊用绷带缠著吊在胸前,很是扎眼。
见其一副灰头土脸、无精打采的模样,陈阳虽然心中疑惑,但也知道眼下不是问候的时机,便也只有暂时按下心思。
很快,隨著观礼宾客的就绪,授篆大典正式开始。
授者,必须是经过传度的道人,也即是正式的玄门弟子,通过授后担任相应繁官神职,並视法篆层级的不同,可请动不同等级的法坛神力,以驱策其供奉的神灵。
授篆大典上,最为重要的便是“三师”,也即篆坛监度师、传度师、保举师,经过这三师的首肯,授方才生效。
监度师一般由本代天师担任,而传度师则是授篆大典的主持者,也即张从周。至於保举师,则是负责保送道人参与授之人,多是授者的师长。
一套流程下来,规矩严明之余,又略有些繁琐。
香菸裊间,灵光闪烁不断,整间大殿內蛰伏著无数道令人畏惧的威严气息,令人不自觉地严肃警惕起来。
左右两道虚影並肩站立於祖天师神像两侧,其中一道虚影手持铁鞭、额生一眼,正是“先天首將赤心护道三五火车王天君威灵显化天尊”,简称王灵官,也就是西游释厄传里曾与孙猴子交过几回合手的那一位。
所谓灵官者,是道门里头的护法尊神,素来有五百灵官的说法,而王灵官正是诸灵官之首,称號为“都天大灵官”,有诗讚曰:“三眼能观天下事,一鞭惊醒世间人”,是四大天师之萨天师的弟子、神霄派领袖林灵素的再传弟子。
说来也是有趣,道门四大天师其实与四大宗坛並不是相互对应的关係,像萨天师与王灵官便是属於神霄一脉。也正是因为这二者,才令其得以压过同是修炼雷法为主的清微派。这次授篆大典,神霄派也派了人来,看上去就明显比清微派的弟子更神气。
陈阳见王灵官一副赤面髯须的相貌,身披金甲红袍,三目怒视,左执金印,
右举金鞭,於其目光注视下,不少篆生都有些战战兢兢。
“名义上死后成神是位列仙班,实际却是大修士生前留下一点残灵,受到香火供奉后化为神明。眼前这王灵官威武有余,人性却是不足,那副威严的外表在我见来,其实只是空洞的皮囊———”
对於各路尊神,陈阳心中如今只有敬,並无多少畏惧。
至於另外一位护法尊神,正一玄坛元帅赵公明,此君作为民间崇拜已久的財神,自然不用多赘述,此刻於这三清殿內显现而出的,亦是黑面浓须、头戴铁冠手执钢鞭的威猛形象。
两尊护法神手中都以鞭为武器,其实有其背后典故,铁鞭自古以来便有著惩戒、督导的含义。
这两尊神灵化身显现后,散发而出的气息亦被寄宿於陈阳臂膀之上的龙虎所知,从而深深蛰伏起来。
陈阳也是心知肚明,相比起万法宗坛的护法神,他袖中的青龙、白虎,的確差得太远。
。。。。。。
旁观著篆生从上表科仪到向祖天师行礼,又到跪诵《度人经》,领受法与职,直到领受了与法等级相应的法器,也即令牌、令旗、经书、道服等物后,才宣告结束。
数个时辰过去,令一些修为不到家的道人虽然面露兴奋之色,也难免夹杂著些许疲惫之意。
好容易才耐著性子看完,对於这么一次长见识的经歷,反正陈阳是再也不想参加第二次。
对於每年都要负责考核生修为、千这么一次活计的张玉琪,也生出了些可怜与佩服之意。
“没有仪轨,不足以体现出法的重要及玄门威严,但也確实磨人。”陈阳看著明显有些昏沉的老费,暗道:“即便是通了玄窍的,心神也难免动摇。”
正打算出声招呼对方与自己一同回去,先前指引陈阳的知客道人却再次出现,款款施了一礼后,恭敬地道:“陈掌门,天师请你暂留片刻,稍后有事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