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子迈得太快容易……扯着。”
话里有话,敲打的意味,一点都不掩饰。
赵海川也放下筷子,看着他。
“谢谢县长关心。”
“不过我这人吧有个毛病,就是认死理。”
“我觉得按规矩办事总不会错。”
“我来荣阳是对事不对人。”
“只要是为了荣阳县好为了老百姓好,再难的事也得办。”
周围几桌的干部,头埋得更低了,扒饭的速度明显加快。
白凯旋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很快又恢复了。
“好,说得好。”
“那我就等看海川书记的好成绩了。”
他站起来,拍了拍赵海川的肩膀,转身走了。
……
下午,市长杨振的秘书打来了电话。
电话里,客客气气传达了杨市长的几句口信。
“赵书记,杨市长让我跟您说一声。”
“省里最近可能会有新动作主要是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开发区提质增效这一块。”
“市长的意思是让您这边提前思考一下,咱们荣阳县能从哪个方向当抓手,到时候市里也好重点支持。”
赵海川立刻明白了。
这是杨市长在给他递梯子。
一方面是提个醒,让他别光顾着跟白凯旋他们斗,也得抓经济抓发展。
另一方面也是在暗示他,市里在看着他,只要他能干出成绩支持是会有的。
这是个好信号。
多条线作战,总比把所有鸡蛋放一个篮子里强。
他谢过小王,挂了电话,开始认真思考开发区的事。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
林风抱着一叠文件走了进来。
他把一份自己装订的报告,轻轻放在赵海川桌上。
“书记。”
“我……我这几天没事,就把县里这几年所有农业补贴项目的资金流向都梳理了一遍。”
赵海川心里一动。
这小子,可以啊。
自己都没安排,他居然主动去干了。
“有什么发现?”
林风推了推眼镜,指着报告里的几张图表。
“书记我发现,大湾乡的问题可能真的只是冰山一角。”
“有好几个乡镇的其他项目,资金流向的模式跟鸿发饲料存在高度类似的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