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了半个小时,他就将车辆带回,直接下了车,和乔纳森说道:
“实在是太滑了,不是整体下压力的问题,而是零散的整体让整辆车很挣扎。”
这话让在场的工程师和机械师都非常头疼,问题都知道,可如何改呢?
吴轼也没有太多头绪,只能撇着转播镜头上其余的车手。
他一看过去,就见到罗斯伯格跑大,车辆擦碰着护栏滑过。
“嘶,他差点撞烂车子。”吴轼吸了口气,看别人跑确实比自己跑更为紧张啊,这是为什么呢?
“去年你也在吗?”乔纳森突然问了句。
“什么?”
“排位赛,罗斯伯格的失误。”乔纳森道。
“嗯,那应该只是个意外?”吴轼耸耸肩,没必要去揣测这种没有意义的事情。
“我只是告诉你,排位赛的窗口可能会比想象中更短。”乔纳森提醒。
“这站是个挑战。”
两人聊了几句,就开始针对车辆进行调整。
摩纳哥赛道在经历过最初的上坡后,很快就会进入长下坡,刹车自然会向前倾斜。
刹车平衡的转移会导致前轮转向抓地力被大量占用,造成街道赛最不好受的转向不足。
目前威廉姆斯赛车的原因都在于此,后轮的负载不够大,让前轮吃亏,吃到最后就是没法更快的入弯。
这个问题早已摆在台面数日,却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工程师们商量了许久,还是决定从悬架和胎压入手,这是目前最容易去找刹车平衡的地方。
调整完成后,吴轼再度驶上赛道,车辆依旧难以度过那些弯道,特别是下坡的时候,那种前轮几乎变成滑动摩擦的情况,让他意识到还是不行。
超软胎在湿滑路面带来不了想要的抓地力,并且磨损程度不容乐观。
“新沥青太滑了。”吴轼开着开着就在吐槽。
结果是整整一小时半的练习赛,吴轼足足进入维修区七次,跑完了两套超软胎。
马萨那边不遑多让,他的速度也停留在了中游水平,十分挣扎。
一练停表,还是老汉的梅奔具有竞争力,以1分18秒750拿到了第一名。
第二名是维斯塔潘,1分18秒899,这让潘子出了把风头。
而威队看到的却是升级空力套件后的赛车在摩纳哥已经不如大小红牛了。
吴轼排在第9,成绩去到了1分19秒666,马萨更低,排在了第11。
如此差的练习赛表现,立马引起了记者们的关注,所以练习赛结束,就有记者拉住了吴轼和马萨。
“吴轼,你好。”记者拽了句中文,才用英文问道:
“这是你第一次参加摩纳哥大奖赛,看起来车队似乎遇到了些问题,速度远不如前几站那么犀利。”
吴轼用舌头顶了顶腮帮子,才说道:“是的,我们还在寻找调校的平衡,我认为我们的赛车是有速度的,只是可能和这条赛道不太匹配。”
“你们在这站进行了空力套件的升级,请问有带来足够多的收益吗?”
“呃,嗯,我认为升级带来的是长远效益,在这里具体什么情况,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研究。”
吴轼说完,记者就转头去问马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