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江走了,走时,心里一块大石头落地。
关于林江这一桩事情,万珍珠也没瞒了枕边人。
这事情她在当晚,便是跟赵济世略提一嘴。
虽然是一笔带过,可赵济世还是关心一回。
“你心软了,妹妹。”赵济世讲道。
“当年在镐京都,我唯一真心相交的好友便是林江姐姐。瞧她如今的收场,我心里不好受。”
万珍珠的心里,林江郡主真是旧时好友。
那些年在镐京都的美好时光里,也是有林江郡主的影子。
“罢,也不过一桩小事。妹妹愿意,随尔心意便是。”赵济世也不是很在意。
主要是林江郡主膝下有一个小孙儿。这人嘛,有了牵挂,那心气儿不一样的。
再说,这林江郡主的小孙儿,那不是大晋朝的皇室。
这真是想干什么,那份量真不够。
赵济世的眼中,还是如今的大赵朝的皇室,那是份量十足。
“妹妹,你说说,这一回淑阳公主等办事。还是牵连了太上皇。甚好,甚好。”
赵济世是真的觉得高兴。毕竟牵连的人越多。
这能搅和的风云越大。
“济世哥哥,真到那一步了吗?”万珍珠揽了枕边人的腰,二人依偎于一处,她温声细语的问道。
“灭国之功犹在,此时,最是好时机。”赵济世讲道。
“特别是太上皇不安份,这给了唐王府最好的借口。”
赵济世脸上有笑意,眼眸子里全是冷芒。
走到如今这一步,赵济世没可能退让。
“至不过,到时候请当今陛下屈尊于王位上。一个王位,一块封地食邑,我给得起。可这一个王位,一旦给了当今的陛下,太上皇那儿就多余了。”
赵济世想行禅让之事。
也真没想着把事情做绝。给大赵朝的天子一个王位,一块封地。
这是禅让之事,当然是里子面子做好一点。
这算是一个交代。毕竟赵济世做了大赵的臣子。
当然禅让了,这应该裱糊的功夫,还是要做得体体面面。
“太上皇不安份,确实太多余了。”万珍珠赞同一回。
“这一回,有些人手伸得太长。济世哥哥,甜枣给了,刀子也得给了。”
万珍珠的眼中,也是冷芒闪过。
历朝历代,就可能改朝换代,那还是温情脉脉。
真是表面上的温情脉脉,在潜流之下,一定是血腥味儿很浓的。
“是啊,刀把子不砍人,那怎么能成。这一回,我还打算依着妹妹当年的想法,与唐家军的众兄弟共富贵。哪怕一兵一卒,也是我的兄弟。”
在赵济世的心底,不止是那些结义兄弟。
那怕是唐家军这一支私军。赵济世的心中,也是当了军中兄弟的。
这同富贵,如何同富贵。
那些做将军的,做校慰的,肯定可以给高官,可厚爵。
可那些普通的士卒呢?
对于赵济世而言,他是寒家出身,也是吃了太多苦头到如今。
赵济世太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