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如今宫廷的侍卫侍从,这里面没太多的心腹。
不过随侍近身的,那陪嫁的心腹。
旁的,特别是唐王府在宫廷内的势力,真让袁皇后如鲠在喉。
只不过如今的唐王府瞧着,还是识趣的。没出声反对了天子亲政。
这不,至少明面上,唐王府不把事情做绝。
袁皇后当然不能得寸进尺。
有些斗争,特别是弱势的一方。那肯定不想把路走绝。
只不过袁皇后万千想法,那是想的太好。奈何,没机会。
特别是正统帝,他就倒在了亲政的前夕。
帝王病了,一病不起。
这等事情自然闹大发了。同时,天子膝下无嗣。这挺要命。
连接班的太子都是没有的。
在这等情况下,关于帝王一病不起的风声传出来。
燕京都里,瞧着又是风声大起的模样。
燕京都,内城,袁府。
袁家主跟幕僚商议过一番事情后,他独自感慨一番。
“唐王做事,真狠。”
袁家主知道一些内幕的。至于说替唐王世子张目,袁家主已经干了。
这近一二年里,袁家没遭着损失,相反,还是收获颇多。
这里面自然有唐王府的示好。
同时,七姓世族里,不是谁都跟袁家一样。
也有人也开始倒霉了。
袁家主是识趣人,这既然选边站了,那当然还是在唐王府没失势前,那肯定是不想跳船一事。
大势如潮,滚滚而来。
袁家主可知道的,唐王来年,又要大征西边。
大晋朝的朝堂,据说也是乱的很。
一场大败,肯定那要内斗一番,总得有一个结果。
谁输了,谁顶锅,那么,那就要吐血失势,不止自己倒霉,家族跟着倒霉。
于是,这黑锅谁顶,这是一个大大的说法。
不一定是办砸事的人顶锅。端看,这内斗的结果如何。
赢了,那自然洗得清白。输了,就是成王败寇。
大晋朝目前的情况,前面都打输了,割地赔款。
若是再输了。
这里面的文章可有说法。袁家主看上的,便是唐王府的兵权。
兵强马壮者为尊也。
袁氏一族自然不弱于人。可这“秀才”与“世族”一旦遇着军阀,只能说,拿刀把子的说法更有份量。
燕京都,唐王府。
这一日,一场夕食后。一家子人坐一起,谈一起家常趣事。
尔后,各自回屋歇息。
夫妻独处时,赵济世与妻子讲道:“朝堂纷争,有些事情咱们府上要掺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