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子二人又说几句。
正统帝就提了唐王出征一事。他道:“唐王此番,恐是大胜……”
一旦大胜,唐王威望更高。在正统帝的心里,于他不利。
“……”宋太后沉默了。她也听懂了儿子语气里的担忧。
“如今天家大事,还是天子大婚一事。旁的,缓一缓罢了。”宋太后安慰一回。
“天子,你莫急。待你大婚,总会亲政。倒时候一切就不同了。”宋太后心底,她还是信了袁四姑娘这一位中宫的份量。
既然袁氏一族敢压注,在宋太后想来,袁氏一族自然会想法子帮衬帝王亲政的。
“我儿,你一旦大婚,袁氏一族也是你的大助力。”宋太后的眼中有光。
对于袁氏一族,不止宋太后有大期望,正统帝亦然。
若不然的话,正统帝在宫廷里何必冒了风险,还是想勾搭了袁四姑娘的一颗真心。
至于是不是真心?
在正统帝想来,他是真心的。只是这一份真心里肯定掺合了袁氏一族的份量。
从凤仪宫离开,帝王乘了御辇回泰一宫。
回泰一宫后,帝王在御书房里看奏本。
哪怕没亲政,当怕是泥塑的菩萨一般,只是高高的被人供起来。
可正统帝的御案上,应该呈上来的奏本,那是一本不少。
看一会儿奏本,正统帝跟心腹问道:“大伴,唐王世子也如朕一般阅了这些奏本吧。”
正统帝合上手中奏本,他跟全公公讲道。
“陛下明鉴,唐王世子乃监国,当阅奏本的。”全公公恭敬着回话道。
“……”此时的正统帝冷哼一声。
“一介小儿,倒是瞧着比朕威风。”正统帝在心腹跟前,还是说了心底真话。
“陛下且忍忍,一旦您大婚了,再亲政,倒时候便是龙翔九天之上。”全公公说了宽慰之言。
“亲政……”正统帝呢喃二字。
对于正统帝而言,他如今盼的,那就是大婚后的亲政这一根胡萝卜。
心头有念想,往昔瞧着阅了,也不过依旧当棋子,当傀儡的愤愤不平。
如今嘛,正统帝也觉得心气儿顺了不老少的。
“大伴,朕若亲政,尔等俱是朕之腹心。朕必厚待。尔等当与朕同荣,同享富贵。”
正统帝当了这些年的帝王,哪怕是小天子,也是知道给心腹们多画一画饼的。
第119章
赵济世这一位唐王西征。
唐王不在,一个点不影响了燕京都的热闹。或者说对于皇家而言,特别是正统帝而言,他将大婚,这太重要。
唐王府。
万珍珠对于女眷圈子很关注,她挺在意了那些燕京都的官员人家对于天子大婚一事的看法。
有些人的立场,总归让人在意的。
当然了,事情嘛,那肯定看了立场。或者说不看心迹,而看行动。
“王妃,永昌侯夫人来访。”万嬷嬷向万珍珠禀话道。
“快请。”万珍珠笑道。
永昌侯夫人是谁,乃是赵济世义弟马义的媳妇沈氏。
唐王府一旦得势,做为赵济世的义弟。马义等人自然也是一样的封侯拜将。
或者说那些年里,赵济世替义弟们寻的功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