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冬日一场雪。
赵济世下衙很早。他归来,专门陪着妻子赏雪。
二人漫步于梅林里,梅香萦绕于鼻间。赵济世亲手摘下一枝梅。
“今天冬酿,妹妹可得多酿多坛的好酒。”赵济世笑道。
“来年,安康年岁渐长,可以学着品一品好酒。”
赵济世的目光里有期许,他道:“我盼着这孩子多替我这当爹的分忧呐。”
“瞧济世哥哥的话,你一直待安康就有很高的期许。如今,那孩子满心满眼就想着替你分忧,多得你一二赞许。”
万珍珠嗔怪一回。
此时的赵济世递了梅花给予妻子。
万珍珠接过来,轻轻的嗅一嗅。这会儿的赵济世凑近于万珍珠跟前,笑道:“安康越来越稳重,我甚是放心的。”
“他是好兄长,瞧着也懂心疼弟弟。”赵济世对于嫡长子赵绥很满意。
一个好的继承人,那对于哪一家的家业开创者而言,那都是无限欣慰的事情。
“妹妹,只我一件事情,说与你听。”赵济世的神色严肃起来。
“若有那么一日,一旦我事败,安康与我不得退路。只安福那儿,还要妹妹操心。总要予你我夫妻二人留了血食香火。”
赵济世在寻退路。
万珍珠沉默了。
良久后,万珍珠讲道:“我这一辈子见过苦日子,也是品过万千富贵。如今得来的荣耀,尽是哥哥给予的。”
“夫妻一体,父子一体。将来如何,我与安康总要陪着哥哥一道尝了果子的酸甜苦辣。兰絮因果,我是自个儿挑的夫君,什么样的前程,什么样的归途,都不要紧的。”
万珍珠是认真的态度,她的心里,享受了好果子。
那么,未来落难了,那也应该的。
“至于安福,若是有那么一天,哥哥宽心。我有海外,也有一些底子。商社总归有退路的。万一……”
万珍珠浅浅一笑,道:“真有万一,便是让安福去海外,去异国他乡吧。这中原之地,不留也罢。总归会留了你我一丝血脉香火的。”
“至于安福之后的儿孙们,那太遥远了,我看不到那么远。能见的,不过方寸之间的小事。哥哥,我只以为,我思了安福的退路即可。”
万珍珠握了夫君的手,又道:“只哥哥大丈夫当一往无前。若思退路,怕坠了大丈夫的青云之志。”
更主要还是有退路,未必有一搏的勇气了。
至少,万珍珠很怕的。
因为唐王一系的所有人,他们的前程喜乐皆系于眼前的夫君身上。
万珍珠握着夫君的手,甜甜一笑,又道:“我陪哥哥走一遭,人生好坏,听天意,尽人事。”
“哈哈哈……”赵济世大笑一遭。
“妹妹说的对,安福之事,有你这当娘的顾虑即可。我这一辈子,一往无前,勇于任事,不思退路,不坠大丈夫青云之志,百折无悔,这般才不辜负了此生。”
赵济世这会儿想开了。
他不思退路了,因为没得退。有枕边人的相畔,这一辈子又有了满意的继承人。
心满意足,足慰平生。
夫妻二人颇是默契时。万珍珠又讲了一二镐京都的小事。
或者说当年亲爹留下来的人脉,这些年里万珍珠经营的挺好。
晋朝的镐京都出乱子,万珍珠当然要添火浇油。
对此,赵济世是非常支持的。
“晋朝,总有一日,我当领兵踏足镐京都。如此,也替儿孙了一桩麻烦。”
赵济世心中有建功立业的想法。
那么,凭如今的基础,赵济世觉得本钱还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