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说这般大的小儿不懂,可侍候了二公子的仆妇与丫鬟们太懂。
这不,哄一哄二公子。待王妃这里闲暇片刻,尔后,再是哄了二公子蹭到亲娘跟前,那是嬉戏一番。
可谓是母子各得其乐。
逗一逗小儿,对于万珍珠而言,也是享受天伦之乐。
毕竟小儿子的闹腾时,自然有身边人哄好了。
那些小恶魔的讨厌时刻,万珍珠是见得少。
真是小儿子蹭她这一位亲娘跟前时,尽瞧着可爱可亲之处。
这般的哄小孩儿,万珍珠巴不得美好时光多一些。
只能说富裕人家养娃嘛,那总归是让上位者舒服的很。
“安福真是乖孩子。”万珍珠夸了小儿子。
这不止是夸,也是感慨。
万珍珠感慨的只一样,那便是有人帮衬一起照顾孩子的当娘时光,真真好。
就凭如今的家庭条件,真让她多养孩子,她真乐意。
因为家里不缺养了孩子的米食,更不缺了钱财。
在小儿辈人多势众的时代里,那自然是儿孙越多越好。
谁让唐王府养得起,还能养得好。
这教育等等的资源,只有更多,没有最多。
只能说起跑线上,唐王府的儿孙们那就是赢了。赢在了至亲长辈给的助力上。
大赵朝,燕京都,皇宫,泰一宫。
正统帝在朝臣眼中还是小天子,可搁这一个世道而言,他是少年天子。或者说在普通的民户人家,这样一个少年郎已经可以顶门立户。
对于正统帝而言,他想拿回皇权。
有权臣当道的日子,正统帝心有不甘。特别是监国世子赵绥的出现,更觉得内心受伤。
要知道赵绥比正统帝小上四五岁。
这般年纪的赵绥能拿到了权柄,哪怕是台面上的印章。
可赵绥也是有权臣撑腰的监国世子。这等监国世子的出现,这把正统帝的位置衬得异常的尴尬。
若是可以,正统帝真想跪在太庙面前,那请了祖宗是降下雷霆,最好是霹死了赵氏一门的逆臣。
唐王府的诸人,在正统帝的眼中,那真是逆臣贼子,再无二恙。
“大伴,信送走了,你说,晋朝会同意朕的请援吗?”
正统帝跟全公公问话道。
正统帝请的外援,不是朝堂上的朝臣。或者说如今想寻了皇室之外的支援,难,难上加难。
倒不是没人肖想了从龙之功。
而是彼辈胆子大的,在早前宋国舅倒台时,那已经登台演出过了。
那会能冒头,尽数的露了一回。
至于如今还有胆大之辈,那能量也不够。或者说没法子入了帝王眼。
搁帝王眼前露一脸都做不到,那自然入得帝王耳。
这等小人,便是想行大势,权不够,能耐不够。只能窝囊着。
倒是外援嘛,正统帝寻得到。那便是嫁到晋朝的姑母。
晋朝的李太后可是正统帝的姑母。对于晋朝,正统帝这一位大赵朝的帝王心生期望。
谁让晋朝在大赵的眼中,武德挺充沛的。
往前,大赵与大晋的战场争斗,从来是大晋赢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