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二囡当然担忧。
可牛二囡不敢在大孙子跟前讲。怕大孙子问根究底。
关于生孩子这等事情,牛二囡也没法子跟大孙子细说。
主要是大孙子年岁太小了。
“我担忧娘。”安康讲道:“二石头的娘,就是生他弟弟时难道没了。”
“二石头是谁?”牛二囡一下子给大孙子的话转移了注意力。
“二石头是庄子上的孩子。就是娘给取名,叫平安庄的那大宅院里的学生。”
对,学生这一个词,还是安康去了平安庄后,才是学到的一个词。
那庄子上,跟安康同岁的学生可多了。在那儿,安康过了不一样的生活。
虽然吧,那里的吃食不如府上好。可那些也有许多的快乐。
当然,在哪儿安康也知道了这世道上,还有许多的孩子跟他不一样的。
哪不一样?
当然是安康的吃穿用度,那样样是平安庄子上的学生们,那想都不敢想的。
为何如此?
安康问过爹娘,他知道答案。
因为每一个人生下来的家庭不一样。他有爹娘宠着。
所以,爹娘安在,他享受了爹娘给的一切。
平安庄上的孩子,被娘收养的那些学生,他们是没有爹娘的。
没有爹娘的孩子,如果不是被娘收养了了。他们可能活不下去。
活不下去,没有饭吃,那是什么样的人生?
安康不敢想像。
毕竟没过的苦日子,可能想像,那都想像不到。
不过饿肚子吗?
那就很难受的。这一点,安康可知道了。
因为在庄子上时,玩耍坏了,错过用饭时间。
安康被罚过。
被亲娘罚过,真的挨过饿。那饿过了,才知道饿的滋味有多么的难受。
哪怕只有一遭,安康也是记住了教训。
“平安庄……”牛二囡听着这地方,她沉默了。
关于女婿和女儿的一些做人做事,牛二囡有耳闻。
牛二囡不是什么拿大主意的人。她从来是顺了旁人的意思。
甭管是当年做仆从,在朱府。又或者去了燕京都,听夫君万忠良的安排。
再或者如今养老了,在女儿女婿跟前过日子。
牛二囡从来不是拿主意的那一个人。
可再是糊涂,牛二囡也知道的。她家的女儿也是主意大的很。
“那庄子上没爹娘的孩子,他们的日子惨。你娘好心收养,也是盼着替家里多积了功德。”
牛二囡的嘴里,当然不会说了女儿的坏话。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这话,牛二囡是信的。于是她眼中,那能见的自然好的一面。
后宅,产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