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义父的选择,宋三德表示沉默。对于义父给他们挑的后路。
宋三德太懂。
因为李太后是最需要他们的一人。至于投靠天子?
天子的跟前不缺人,宋三德等人挤都挤不进去的。
唯太后这儿,那是缺着人手。或者说早前有万忠良的合作在。
李太后接手了,那也顺顺利利,不容易起波澜。
天子跟前真不缺人手?
宋三德也懂。
天子跟前,从来是不所车载斗量的人才。可惜,天子太年幼。
不是谁想凑上去,那就能成功的。
围着天子的是一个又一个的圈。想要突围进去,太难了。
如果干爹还在?宋三德想着这一个答案,又是一声叹息。
“干爹。”宋三德呢喃一声。
有些话,宋三德不能讲。可在心中,宋三德知道的,干爹冤啊。
昭阳宫,主殿内。
李太后这会儿在沉思,良久后,李太后才道:“哀家得去一趟泰和宫。”
这时候的李太后得做了慈爱的态度。她一个长辈,一定得去关心一番遇刺的天子。
在心头,李太后更在琢磨了,谁敢刺驾?
去泰和宫之前,李太后差人去传人。传谁?
当然是传了顾命大臣进宫。
天子安排的顾命大臣,给管是王国舅,还是简亲王。
这二位的权势,李太后都是容忍一二的。
大晋朝,镐京都,内城,浑江公主府。
牛二囡见着宫廷来人,又见着丈夫的尸身。
瞧着这一幕,牛二囡不敢相信。于是,她当场晕厥过去。
一时间,场面也是乱一阵。
等着牛二囡死来时,已经天黑。关于万忠良这一位内相的身后事宜。
自然有朝廷安排的内府官员操持。
这会儿的牛二囡听人禀话,方是知道。她家夫君得了天子恩封,追封为忠义侯。
堂堂忠义候封给一个太监。按说要掀起波澜,朝堂上一定不平静。
可这一回,朝堂上没起大波澜。因为万忠良死了。
人死了,自然容易搏一个美名。
特别是万忠良的死法,那是护驾。天子一命,重逾万钧。
救驾,封赏再高,臣子们也是不敢非议的。
一旦非议,那就是不够忠诚。
因为天子之性命太重,重的无法估量。至少这等道理,谁都要认。
这不,万忠良的忠义侯一出,人人只会赞,不会贬。
更何况,万忠良死了。
人死了,搏再多的美名也没用。特别是万忠良膝下无子。
这忠义侯也是流爵。就是表一表朝廷的态度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