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最可怕的。
我关掉电脑,走到阳台。凌晨两点的城市依旧喧嚣,远处电竞馆的巨屏还在循环播放SKT的宣传片,李相赫的身影占据C位,眼神平静,却仿佛能穿透屏幕,直视人心。
“你说得对,我确实睡不着。”我对着夜风说,“但不是因为害怕,是因为……兴奋。”
第二天,赛前热身。
YM休息室,气氛凝重。教练站在白板前,画着战术图,声音低沉:“对面大概率会围绕中路打开突破口,尤其是Faker,他一定会针对小北。”
所有人都看向我。
我点点头:“我知道。”
“你有准备吗?”
我笑了笑:“有。”
他们不知道的是,过去48小时,我没碰一把rank,也没练新英雄。我干了一件事??**把自己所有的对局录像,全部重看了一遍**。
不只是这一场训练赛,而是过去两年,我打过的每一场高分段SoloQ,每一场职业赛。
我要找出,我自己都没意识到的习惯。
比如,我清兵时喜欢先A后排小兵,再QE补前排。
比如,我释放大招前,总会下意识往后拉一步。
比如,我在劣势时,倾向于缩在塔下,而不是寻找换血机会。
这些细节,普通人看不出,AI都未必能统计。但对李相赫那样的怪物来说,足够了。
所以我做了调整。
我不再按习惯清兵,而是随机切换顺序。
我释放大招时,提前半秒走位,甚至反向施法。
我在劣势时,主动压线,逼他犯错。
更重要的是??我换了英雄池。
“你确定要用这个?”教练看着我锁下的英雄,眉头紧皱。
“嗯。”我点头,“妖姬,乐芙兰。”
林晚惊讶地看了我一眼:“他对线妖姬的胜率可是92%。”
“那就让他试试看,能不能赢第三次。”我笑了,“而且……我不是要用妖姬去拼操作。”
“你是想用她打心理战?”林晚若有所思。
“没错。”我盯着屏幕,“他知道我擅长辛德拉,知道我喜欢推线压制。所以他准备了一套应对方案。但现在,我换了角色,他反而要重新适应。”
“可他研究妖姬比你多十年。”教练提醒。
“但这次,我不是按套路出牌的人。”我轻声说,“我是那个……会打破规则的人。”
BP开始。
SKT蓝色方,我们红色方。
SKT一抢发条。
正常,Faker招牌之一。
二三楼,他们拿了锤石+盲僧。
我们的选择是:妖姬+女坦+奥恩。
对方四五楼亮出瑞兹+EZ。
全场哗然。
“瑞兹打妖姬?Faker这是要正面硬刚啊!”
“但这版本瑞兹前期弱,妖姬三级就能爆发,小北有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