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倾听别人的痛苦**
-**如何在绝望中保持荒谬的希望**
学生们大多是战争遗孤,最小的六岁,最大的三十岁。老师问第一个问题:“你们怕死吗?”
一个男孩举手:“怕。但我更怕忘了我妈长什么样。”
教室里静了几秒,然后所有人默默掏出随身携带的照片、录音笔、甚至一块烧焦的布料??那是他们仅存的“家”的证据。
十年后,新一代人类学会了不用武器对抗恐惧。
他们在火星建立了第一座无围墙城市,名字叫“回声城”。城市的能源核心正是从西伯利亚晶体塔提取的一小块稳定共振晶核。每当夜幕降临,整座城市会同步播放一段音乐??有时是《晨星挽歌》,有时是孩子的笑声,有时什么都没有,只有一分钟的寂静,供人默念那些已逝之人的名字。
银河系边缘,那艘银灰色舰船早已撤离。但在其留下的观测日志中,有一段未公开的附录:
>“第四天灾的本质已被重新定义。
>初判为高维入侵实体,实则为低等文明集体意识溢出效应。
>其破坏力不源于武力,而源于‘不可预测性’。
>尤其当个体愿意为抽象概念(如爱、信义、尊严)付出生命时,会产生逆熵冲击波,扰乱精密推演模型。
>
>建议:永久封锁该星域,禁止任何形式的文化接触。
>
>附加评语:他们不懂效率,却掌握了永恒。”
而在地球最南端的南极洲,一座巨大的石碑静静矗立。上面没有文字,只有一枚深深嵌入岩石的手印??属于瓦半仙。每年冬至,会有成千上万人前来,在手印旁放下一朵野花,或一张纸条,上面写着:
“我还记得。”
风掠过冰原,卷起花瓣与纸片,飞向远方。
某天夜里,一名考古学家在清理石碑背面时,意外发现一行极浅的刻痕,几乎被风雪磨平。他用手电筒仔细照了许久,才辨认出内容:
>“我不是英雄。
>我只是没学会投降。”
没人知道是谁刻下的。
但所有人都相信,一定是他。
多年以后,当人类首次实现跨星系迁徙,飞船?启航前的最后一道程序,不是检查引擎,不是校准航线,而是全体乘员齐声说出三个字:
“继续。”
那一刻,飞船?的AI系统突然自主激活了一段隐藏音频??是让娜的声音,轻轻哼唱着《晨星挽歌》的旋律。
主控屏上闪过一行字:
>【检测到足够强度的情感共振】
>【允许跃迁许可】
>【目的地:未知】
>【状态:前进中】
而在宇宙某个角落,一颗原本黯淡的恒星,突然闪了一下。
像是回应。
像是眨眼。
像是某种存在,终于学会了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