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日子,没谁了。”
杨建国满脸都是幸福的笑容。
。。。。。。
两天后,乡里大会。
林朝忠和村干部从乡里走出,满脸疑惑。
“支书,县里要推广渔业,要弄标兵,咱们村报谁?”
“还能报谁,肯定是小六子。”
林朝忠骑着自行车,也点头。
“嗯,小六子是年轻一代,最有出息的。”
“老林,你别忘记秦良,他现在的渔船最大。”
“嗯。”
林朝忠再次点头,再次有人说着秦良和杨建国,这让林朝忠哭笑不得。
“你们别挣了,乡里也没说报几个。”
“都报上去。”
自己村要出现两个标兵,那就太好了。
“行,听支书的,回头找他们写报名材料。”
众人骑着自行车,返回东沟村。
杨建国的希望号,下午三点才靠岸,依旧满船黄姑鱼。这些鱼都要运送到家里,烤制成烤鱼片。
后院所在,已经九个炉子了。
这弄得家里太热了。
晚上也得烤,这弄得杨建国都睡不好了。
为了挣钱,他们也真付出了。
杨建国刚下船,就被人喊过去,要去村委会。
等杨建国来到村委会,看到林朝忠,也看到报名表。
“渔业标兵?”
“我没空。”
杨建国扭头就要走,林朝忠一把抓住杨建国的胳膊。
“你给我坐下。”
“这可是荣誉的事情。”
“支书,我家搪瓷缸,还有那些证书奖励,都太多了。你拉倒吧,你给其他人,你给秦明。”
“哎呀,你这么提醒,我想到了,不应该报秦良,应该报秦明。”
林朝忠觉得,还是年轻人思维快。
报秦良,不如报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