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一画被素有仇隙的邻居们联袂嘲讽,她气得七窍生烟,正要去追赶报仇,却被自家女儿给拦住了去路。
于是,她便把气全撒在了自己亲生女儿,白梅的身上。
白梅这丫头,自从之前的流水席之后,就再也没有出现在人前过。
其实,也不是她不想像往常那样去找白雪白玉兰她们姐妹去玩耍,只是,她娘不但抢了白玉兰给她的全部三十两嫁妆银,还把她打了一顿。
出于种种考虑,这些天,白梅她便都老老实实在家里待着,没有出院子,也没去找堂姐妹,但这并不是因为她畏惧她娘。
而是她觉得,毕竟是胡一画怀胎十月生的自己,白俊、白银和白宝是自己一奶同胞的亲兄弟,他们对自己还是很好的,这个钱给也就给了吧,只要他们能过得好些,也是她当女儿做姐妹的一份心意。
但是,从此以后,她就再不欠他们,至少再不欠她娘什么了。生养之恩,她用自己十几年任劳任怨挨骂挨打还了大半,如今这三十两银子就当是还掉最后剩下的一小半吧。
等过段日子,她过了十五岁生辰,她就真的长大了,她就是个大人了,就要为自己而活了。
她对嫁人什么的也没有很多的憧憬,除非将来能遇到一个真心疼惜自己的人,她可以不要彩礼,毕竟她也没有嫁妆。
到那时,她娘是再也管不到自己的了。如果她非要与堂姐们攀比,要很多的彩礼,那她就敢夜半私奔,永远离开这个家。
至于现在,她特别想见到小堂妹,她这些大逆不道的想法,谁都不敢说,却想跟小堂妹说。
虽然,她与小堂妹的相处时间,加来也就这两年,但是,她总觉得,小堂妹是全族所有亲戚中最了解最心疼她的人,也是全家族唯一一个真心在意自己的人,更是唯一一个能帮助自己的人。
在这两年期间,小堂妹不仅教小雪姐和自己识字、数算,还教他们如何管理雇工,每次发明了新菜,也会毫不吝啬地将做法分享给她们。
此外,她还很会讲故事和道理,从她讲述的故事里,她知道原来女孩子也可以自己学本事,不依靠任何人,活出自己的精彩。
而小堂妹她自己,不就正是这样一个自己有本事依靠自己走出一条通天大道的小女子?
小堂妹比自己还小一岁呢,就有如此大的成就,自己虽然无法跟她比天资比能力,但是态度决不能比她差,努力也不能比她少啊。
要不是小堂妹时不时叫自己过去“帮她做事”(自己认为只是陪她玩耍,比起在家里做的那些事,跟在小堂妹身边的时候,真的都不算做事了),她也许早就活不到现在了。
曾经有一短时间,她真的是受够了自己那个所谓的亲娘,是她让自己过着比别人家恶毒后娘对待非亲生的继子女也不差啥的日子。
那短时间,她觉得自己快压抑死了,觉得自己不配活着。
做什么事都做不好,总也不能让娘满意,自己又那样嘴笨人蠢,比不上小雪姐姐嘴甜情商高,也比不上白云姐姐泼辣勇敢。
白玉兰这个小堂妹回乡下三叔家了,她第一次见到她,头上裹着伤,也难掩绝色,她果然最像姑姑,怪不得姑姑那么喜欢她,非要把她养在身边。
她还非常非常善良大度,分明是自己大哥砸伤了她,可她还是在县衙里保全了他,而且,回到村里后也没有区别对待自己这一家子人,跟对大伯家还是一样的。
她还很嘴甜,情商比二姐小雪还好,她能使每一个见到她的人很快喜欢上她。
怪不得三婶一直惦念她,爱护她。
可是,随着时间推移,随着与小堂妹接触的时间越来越长,她慢慢发现,以前的自己是多么无知愚蠢。
父母之爱子女,很多时候是不需要理由的,子女爱父母也是一样。
正常的父母子女关系,通常是不会计较对方是不是对自己有用处的,而是发自内心的自然而然想要对对方好。
大伯家、三叔家、姑姑家,都是正常的家庭,正常的父母子女关系,正常的母女关系。
但是,自己家,却从来就没有正常过。
唉~,真的好想离开这个家啊。
真的好想小堂妹啊。
不知道她最近忙完了没有,今天能不能回来,听阿银哥说,他们今天要去书院,那里有些远,不一定能回得来。
一边挨着亲娘的毒打,一边听着她娘亲的唾骂,白梅只是木然地站在那里,任其随意发泄情绪……
太阳已经西斜,媒婆们酒足饭饱,又歇息一个时辰醒醒酒劲儿,这才纷纷告辞离去。
有的坐轿子,有的骑毛驴,有的坐板车,有的仆人背着,前后脚就经过村头,路过了白家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