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一边吆喝,一边用筷子夹起一块边缘焦黑的饼,热情地往路过的人手里塞。
周寡妇则只是撩起眼皮瞥了唐西西一眼,鼻子里轻哼了一声,继续慢条斯理地翻动着锅里的饼,故作矜持。
“新鲜槐花饼,干净卫生,五文钱俩,先尝后买。”
唐西西推着小车停在原地,看着眼前这突如其来的“模仿秀”,一时间有些发懵。
如此之快。她没想到,自己随口一句“免费教做法”,竟这么快就催生出了竞争对手。
而且,看这样子,还是低质低价的竞争。
之前她还大义凛然地想着共同富裕,现在看来她的思想觉悟也并没有那么高尚。话说的没错,又怕兄弟过的苦,又怕兄弟开路虎。
唐西西嘴角勾出一抹苦笑,看来自己还嫩,还得再修炼修炼。
惊讶、错愕、不快,担忧……多种情绪交织在一起。
“丫头,愣着干啥?快摆摊啊!”旁边卖竹筐的王大爷也看到了这一幕,叹了口气,悄悄地说道:“西西啊,你看见没?你好心好意地免费教学,那一招鲜,人家立马就学去了。这集市啊,就是这样,啥东西好卖,眨眼功夫就有人跟着卖。我看你今天这槐花饼的买卖,怕是不好做喽!”
唐西西定了定神,将小车推到摊位,一边卸车,一边故作轻松地笑了笑,“没事儿,王大爷。东西好,不怕比。大家都能做,都能卖,说明这槐花饼确实是个好东西嘛!”
话虽这么说,唐西西心里却绷紧了一根弦。
她一边将酸菜坛子、香椿芽、蕨菜摆好,一边掀开湿布看了一眼盆里的槐花,还好还好,都新鲜着呢!
洁白的槐花裹着均匀的薄粉,散发着清甜的气息,看着就赏心悦目。
人流量越来越大,唐西西抓紧时间把小铁锅放好,并拿出一小罐猪油。
“卖酸菜嘞!唐家秘制酸菜!爽口开胃!”
唐西西先是像往常一样开始吆喝卖酸菜,而且声音比以往更加清脆响亮,她想要试图盖过旁边孙氏娘儿俩你叫卖声。
然而,今天的效果明显不如往日。
不少熟客和老饕的目光,都被那两处飘着“槐花饼”香气的新摊子吸引了过去。尤其是孙氏那里,五文钱两个的低价,吸引了不少想尝鲜又舍不得花钱的普通百姓。
“哟,孙婆子,你今儿怎么有功夫来摆摊?”一个挑着担子的汉子停在她的摊前。
“嘿!瞧你说的,我这不是突然发明了一道新菜式嘛!家里那口子和孩子们吃了都说好,我寻思着拿到集市上卖卖,多少不还能赚点贴补家用吗?”孙氏圆滑,说得滴水不漏。
如果唐西西不是知情者和当事人,说不定也会被她这番话说得信服。
“在理在理,你这饼当真五文钱两块?”汉子看着锅里油汪汪的饼,有些心动。
“那还有假!”孙氏拍着胸脯,堆着笑,“童叟无欺,谁来了都五文钱两块,这是刚出锅的。香着呢!来,大哥,先尝一个!”她不由分说地夹起一块卖相稍好的饼塞到汉子手里。
汉子接过,“谢了,好吃啊我就买上两个回去给我两个儿子尝尝鲜。”
汉子咬了一口,嚼了嚼,眉头微皱,“嗯……是有点花香味儿,就是……油味儿有点重,还有点苦?”
“哎呀,可能刚出锅火大了点,里面香着呢!你再尝尝!”孙氏连忙打哈哈,心下也泛起了嘀咕。
汉子毕竟白吃了一块,不大好意思,最终还是掏了五文钱,买了两个,摇摇头走了,以后再也不买了。
周寡妇那边生意稍好一些,她煎的饼卖相尚可,价格和孙氏一样,吸引了一些图干净和稳妥的顾客。
这厢对比,唐西西的酸菜摊前,显得有些冷清。
只有几个忠实的老主顾过来买了酸菜,顺便好奇地问她:“西西丫头,你上回不是说要推出一道新品吗?我们几个可是冲着你的新品来的!”
此话一出,原本还有些踌躇不决的唐西西,立刻有了主心骨。
她扬起笑容,音色清亮,“做的!怎么可能不做!各位叔伯婶子,你们别急,我已经提前备好菜,再过一会儿我们老唐家的独家槐花饼,马上就能出锅。保管跟她们的不一样,还是那句话,先尝后买,觉得不好吃,分文不收!”
“原来西西丫头今天也卖槐花饼啊!早知道,我就再等等了……”
“西西丫头做的肯定好吃!”
“我先来,我是第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