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雪山的回响 > 第二十二章(第3页)

第二十二章(第3页)

最开始是供奉粮食和井水,后来日子好起来,贡品的种类也愈发多样化,有牛羊,有瓜果,还有好些城里的点心蜜饯。

每年这一天,三个村落都像过年一样,孩子穿新衣、领糖吃,大人用白面蒸新馒头,家里什么好的都往饭桌上端,感谢神明一年来的保佑和馈赠。

到了夜晚,家家户户关了屋灯,大人小孩手里各拎一盏煤油灯,对着雪山祈福。

后来修了索道后,每家每户都会派一个代表上雪山,带着全家的虔诚和祈愿,把经幡悬挂在柱子上,这个习俗持续了许多年,经幡柱上早就五色飘扬,成了雪山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说到这儿,荀叔远叹了口气:“那时候,大伙儿都管她叫‘雪山娘娘’。”

这话听着耳熟。

就在不久之前的一次循环里,岑桉从荀昼生的口里听到了一模一样的说法。

“为什么说是那时候?”程杉问。

“因为之后的事,就一言难尽了啊。”

荀叔远说,在他没出生的时候,大概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曾经发生过一场雪崩。

那是三村落集聚以来的第一场雪崩,没有伤到任何一个人,只是压倒了一些庄稼,损失不算大。村民们都坚信,村子安然无恙是因为雪山娘娘的庇佑,因此那年祭神节省吃俭用供上了双倍的祭品。

但依旧有胆小的村民心存芥蒂,选择搬离。

那时候,老一辈的村长基本都上了年纪,村子的管理也交到了下一代的手中,荀家接任的村长就是如今老村长的哥哥,也就是荀伯成的亲生父亲荀石。

荀满屯一共有两个儿子,大儿子荀石接了他村长的职务,小儿子荀柱和老爹一样对农活感兴趣,几乎要住在田里。

可以说,两个孩子都继承了荀满屯的衣钵。

何永明只有个独苗苗女儿,叫何绣娟,他老婆子身体不好,后来没再生,他也舍不得女儿远嫁,就把何绣娟嫁给了荀家村出了名的老实人荀大正,两人安安稳稳过日子,一直没出过岔子。

至于老王家,王平打了一辈子光棍,到头来病床前一直是荀石侍奉。用荀满屯的话说,他们本来就跟一家人没区别,他的儿子,就是王平的儿子。

就这样,随着部分村民的离开,三村也没什么分割的必要,何家和王家也没再选新的村长,三村的大小事务几乎都是荀石一人操劳。

他像头沉闷的牛,浑身的力气都使在了村子里,最终也倒在了村子里。

荀石出事那年,又是一场雪崩,距离前一场雪崩才不到五年。

这场雪崩诡异得很,冲垮了圈养牛羊的围栏,压垮了满田的庄稼,还带走了一条人命,就是荀石的命。

那天恰巧荀柱媳妇难受,荀柱守在她身边,没有下地干活——以他泡在庄稼田里的频率,若非有此巧合,恐怕很难躲过一劫。

荀柱对大哥的死耿耿于怀。

大嫂整日以泪洗面,没多久就跟着大哥去了,荀柱便收养了大哥的儿子记在自己名下,当作自己的亲儿子养大。

这场雪崩带走的又岂止荀石一人的性命。

荀满屯听到大儿子的死讯,一口气没上来便一命呜呼了,王平挣扎着从病床上爬了起来,吵着闹着要去荀石葬身的地方看看,之后没几日也就撒手人寰了。

上次的雪崩尚且无人伤亡,这次有了活生生的例子,许多有孩子的家庭都搬走了。

原本村里教育条件就不好,每天要起大清早把孩子送最近的小镇里去上学,这下又出了雪崩的幺蛾子,留下的基本都是老一辈的村民,再有就是年富力强尚未成家的壮年了。

荀柱带着全家都留了下来。

他继承了大哥的遗志,当上了荀家村的村长,村里也有人说闲话,质疑他大哥的死是因为触怒了神明,但他一概不听——大哥这些年为村为民,无可指摘,家里的独子都是大嫂在带,错过了上学的年纪都没人在意。

荀柱那年刚有了第二个孩子,也是个儿子,就给三个孩子重新取了名字,大哥的儿子叫荀伯成,自己的大儿子就顺着排到第二,叫荀仲安,刚出生的小儿子叫荀叔远。

“从那以后呢,雪山娘娘的名号就少有人提及了,”荀叔远怀念地笑了笑,“虽然祭神节依旧年年举办,但再没有人上雪山再挂一支经幡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