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上新闻’,就是一个播放量超高的视频。
视频是监控画面。
画面中,一辆汽车突然启动斜着撞向了店铺的玻璃窗。
玻璃窗前站着个外卖小哥。
外卖小哥的处境非常危险,他转头看到汽车后,瞬间跳起来并在车上完成了三百六十度旋转,以极为潇洒的动作越过车尾,稳定落地。
监控画面的清晰度不高,只能看到大致过程,但外卖小哥翻筋斗飞跃汽车的画面还是让人很震撼。
视频下方有多达上千条评论,“真的假的?不是AI做的吧?”
“监控上有时间,不太可能是AI。”
“这是江州老街菜市场附近,我就住这边,听别人说了!”
“视频中的外卖小哥可不是凡人,他上过热搜,好像是因为打乒乓球厉害,现在还能搜的到……”
视频内容很吸引人,不少自媒体进行了转发。
播放量还在不断增长中。
时耀注意到发布主视频的自媒体名称是‘颜协工作室’,心里疑惑,“他们怎么得到的视频?”
正疑惑间,通讯软件收到了一条新的信息,是女车主颜女士。
“小哥,我看了几遍监控,你躲车的动作可真帅!”
后面还补充几句,“对了,我没忍住把视频放到了网上,因为我觉得好的视频不发布出去太可惜了。”
“没想到,视频的火爆程度高出了我的判断。”
“你放心吧,视频不会作商业用途,因此产生的流量收益也会全部转给你……”
不用想了,嫌疑人自曝了!
时耀点开颜女士的头像,发现对方的资料中标注着‘颜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对上了!
他想了想,同样回了两个字,“收到。”
不然,还能怎么样?
视频是监控视频,里面的主要人物确实是他,法律角度上来讲,侵犯了个人的隐私权和肖像权。
但是,网络上能找到一大堆视频,都存在侵犯隐私权和肖像权的嫌疑。
哪怕是找律师去打官司,最多也就是给一些民事补偿,但人家也说不做商业用途,视频产生的流量收益都转给他。
让法院去判,最多也就是这样了。
信息时代就是如此。
之前打乒乓球的时候,也有人拍视频发布到网络上,只能说,表现太突出成为焦点,被曝光是没有办法的。
“唉”
他只能长叹一口气。
颜女士还在继续说着,“小哥,我还不知道你的名字,你姓什么?我备注一下。”
“时。”
这是发出去的第三个字。
“时小哥,是这样,你身手真好、长得也好,有没有考虑换个工作?”
“我们公司做网络文化传媒,以自媒体、拍摄短视频为主要业务,短剧拍摄是我们的下一步拓展方向。”
“在短视频、短剧拍摄方面,我们非常需要你这样的人才,在我看来,你就是天生的演员……”
“初期我们可以提供10K的月薪,公司有完善的福利体系,每周双休、年假、五险一金……”
下面是一大堆福利待遇。
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