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个拥抱穿山越岭而来,笔直地击中了宋瑜的内心。在潮湿冰冷的雨水中陡然而生一股滚烫浓烈的情绪,那种强烈的不忍和浓烈的爱意同时燃起,宋瑜不想放手,可他不得不放手。
“注意安全。”他张了张嘴,尽可能冷静地说。
林潜兮听到了,他点点头,带着这样的叮嘱转身上路。
他们顺着引导绳前进。林潜兮的左边是弗兰克,后面跟着soso和小开,再后面是朱聪、吴赟等人。他们每个人都牢牢抓着引导绳,这是前方攻坚组布下的,不吸水,具有一定的浮力,也不滑手。
弗兰克人高马大,这样的水位对于林潜兮来说已经没过腰部,但对于一米九的弗兰克来说仅到下腹。
湍急的水流丝毫没有对他产生影响,他仿佛在溯溪徒步,每一步都走得十分轻松和坚定。
涧鸣川站与聆风屿站挨得不算远,受困地铁是开了小一半的路程后遇水停下的,在救援队下到隧道前,地铁集团的负责人预估他们要步行十五分钟左右才能抵达受困位置。
这个时间段其实已是保守预估,毕竟先锋小队是久经考验的武警官兵,体能、耐力、士气都在巅峰。可是直到下来后才发现,十五分钟只够他们抵达最靠近受困位置的一个洼地段,而他们在这个地段面临的,则是约一米五深的水位线。
比预想的最差情况要好,至少这个路段并未全部淹没。
但一米五这个水位也已经高于一般游泳池浅水区的水位了,约莫在胸口的位置。水压挤压胸腔带来轻微的压迫感,并不严重,但给呼吸带来了巨大阻力。
攻坚一组的士兵拉好了引导绳,时间不等人,排头兵们没有再犹豫。领头的两个是队伍中体能与素质最好的,两人咬着牙关,顶着水的冲力一步一步往前赶路。
林潜兮等人在队伍后方,他们这一组人的体能也非常好,由于习惯涉水作业,又位于队伍中后方,体力消耗上相对要小一点。
陌生的环境给他们带来了不少困难和危险,因为踩在轨道上,他们需要更关注自己的脚底,避免在这种极端环境下摔倒。
幽暗的地下隧道内,人体仿佛失去了对时间的概念,所有的救援人员只能遵循本能一步一步前进。
林潜兮状态不错,他时刻盯着自己的潜水电脑,确认时间等各项信息。他们约莫徒步了十来分钟后,攻坚四组通过了一个驼峰段。
林潜兮一抬头,看到了不远处聚集的灯光。那是先遣部队,如果目测距离没有错的话,他们距离那个位置还有百来米。
身后的保障组和医疗组也看到了灯光,他们停下了脚步,根据事先的计划他们要在这里搭建浮筏式平台,用于后续受困人员的转移和物资的传送。
这种简易平台搭建简单,不论是消防员还是黄河救援队的队员都有充足的经验。
宋瑜则是第一次参与这样的行动,他是个新手,可丝毫不露怯,有样学样地和周围的救援人一起搬运材料、拼接浮筏板。
来自各个部门、组织的救援人已经在漫长的隧道溯行中混编,周围很多陌生的面孔,但无人退缩,所有人都在专注自己手头的工作。
“小心小心,那边拉紧了!”
“左边歪了,拉紧!用力!”
“这里用力拼上去就行,来!一二三!一二三!”
有人喊着号子,有人沉默地用力,所有人众志成城,没有隔阂,也没有退缩,他们的眼里只有一个目标。
几个带着黄河救援队臂章的人靠到了宋瑜身边,过量的体力消耗让他们气喘吁吁,互相倚靠着保持平衡,可他们互看一眼,谁都没认怂。
片刻后,这一段的浮筏式平台搭建完毕。
完工的刹那,所有人都明显松了一口气,他们扒拉在平台边缘平复呼吸,互相看看,露出欣喜的笑容。
人群中,夏叔举着一个扩音喇叭,他的声音在雨水中有点发闷,但他尽可能鼓舞士气:“攻坚一组已经抵达受困人员的位置了,大家做好准备,随时接应疏散遇难者!”
同一时间,自聆风屿站至当前位置的另外一个驼峰段也都完成了浮筏式平台的搭建。
“驼峰B段浮筏平台搭建完毕!”
无线电内传来各组通报,夏叔确认了情况,短暂地松了一口气。
一切都在往好的局面发展,后续救援物资会源源不断地运抵聆风屿站,再通过人力、救援皮艇等方式,逐一向前方运送。
所有的救援人员在这样的暴雨天灾中,用血肉之躯开辟了一条救援通道,他们无所畏惧,势要将受困人员解救出来——
受困的乘客已经在绝望的环境中等待了一个多小时了。水位上升到肩膀处,水压增加,挤压胸腔,呼吸困难。
有不少人已经预感到了今天的结局,可他们不敢说话,眼泪顺着脸颊滑落,落入浑浊的积水中,与要命的雨水混在了一起。
人群当中有人还在自救,他们用车厢里的灭火器猛砸车窗玻璃。水流让他们的动作不那么利索,也阻挡了撞击力,车厢里的年轻男女轮流使劲,一下、两下……不知道换了几次手,终于将车窗玻璃砸开了一个口子。
外部的空气涌进来的时候,所有人的呼吸都稍微顺畅了一下,但这也只是杯水车薪。如果没人来营救他们,他们势必会困死在这里。
“一定会有人来救我们的。”还是那个鼓舞士气的女生,她又一次站了出来,“大家不要放弃!”
回应她的人寥寥无几,大家面容麻木,有气无力地互相倚靠。
座位作为地势较高的地方已经全部让给了老弱病残,青年男女则站在地上。身高高一点的肩部以上露出水面;身高不够高的只有脖子还在水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