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真的就是背着设备下水,还没划水呢,人就歪着沉了下去,绝对是设备太重了他浮不起来啊!
宋瑜瞟了一眼,觉得自己进度空前,回头就去看林潜兮。
林导满满自豪,冲他比了个大拇指:“太厉害了吧,以前真的没学过吗!”
语气过于夸张,半真不假,分外好玩。
宋瑜笑应:“这会儿是不是该说林老师教得好?”
林潜兮点点头:“可以可以,我教得真好。”
学生基础太好,无甚可指点的,林潜兮跳下池子,开始讲解潜水设备。
此前小教室里已对各项装备做过介绍,但在水里实际运用又是不一样的概念,林潜兮先将残压表指给宋瑜看。
“调节器regulator上共有四个部分,一级头、主二级头、备用二级头和残压表。一级头连接气瓶,一般连接方式有Din口和Yoke口两种规格,各有优劣;然后通过中压管将气体输送到二级头,二级头再把气体压力调整到人类可以舒适呼吸的程度。”
林潜兮指给宋瑜看:“这个就是残压表。通常一个潜水气瓶约200Bar,按12升的气瓶容积计算,单气瓶能有2400多升气体,一般休闲潜水背单气瓶就足够了。”
他说这话的时候瞟了一眼边上的小开,宋瑜立时会意,想起之前林潜兮提过,说当年小开还是菜鸟的时候,刚下水没多久,就剩40Bar的气。
林潜兮咳了一声:“比较常用的一个手势,就是询问潜伴气体余量。”
他将右手的食指中指并拢,轻点在另一只手的手掌。
“就是这个手势,水下除了OK、上浮下潜以外最常用的了。”
宋瑜学着他的模样比划了一下,好学生举一反三:“明白,要时刻关注自己的残压表。”
林潜兮给他点赞:“太对了!”
林潜兮:“第二个要注意的是充排气阀,上面这个按钮是排气、侧面这个是充气的按钮。OW理论课程中有关于正浮力和负浮力的知识,你应该看过,这个之后在水域实践的时候你可以体验一下。按这个充气的按钮,就会给BCD充气,足够让你浮在水面上;而当我们需要下潜的时候,则按上面这个排气按钮。”
林潜兮示意宋瑜试一下,好学生按了一下充气阀,背身往水面躺去,整个人很轻松地漂浮了起来。
初学者能正常漂住也需要一定的小技巧,至少隔壁组的学员姿势僵硬、半站半漂,不得要领。
更有甚者向后倒的时候力度过大,气又给的不足,一下子躺进了水里,吓得教练一把将人提了起来,心有余悸地骂学生不动脑子。
幸好是在浅水区,学员呛了一口水,剧烈咳嗽几下缓过神来,眼神却控制不住往宋瑜这边瞟——不科学啊,人家怎么这么顺利???
林潜兮:“两个二级头,黄色这个是备用的,用于突发情况,正常我们用的是主二级头。这里有个咬嘴,用牙齿咬住,潜水对初学者来说最不适应的就是要用嘴巴呼吸,来,我扶着你,你慢慢潜下去尝试一下,如果感到不适就立刻站起来。”
林潜兮将手递给宋瑜,宋瑜看了一眼,镇定自若,他握住那只手,尝试下潜。
水面没过下巴、二级头、鼻子,直至整个脸都潜到水下,宋瑜带着面镜,清晰地看到水下的场景,连周围的气泡都清晰可见。
这是一种十分奇特的体验,他会游泳,但游泳和潜水的感觉完全不同。游泳时,你仿佛觉得自己在驾驭水,而佩戴呼吸系统潜水时,则感觉是和水达成了一种和解。
在水中,用嘴巴呼吸会有一定的阻力,需要比在地面上更用力一些,宋瑜尝试了几下,适应良好,却隐约觉得有些漏水。
他想起上午林潜兮在课上讲的,摸索到了咬嘴上的排气阀,轻轻按压阀门,口腔里的水被排了出去。
林潜兮又拍了拍他的手,比了上浮的手势,宋瑜心领神会浮出水面,吐掉咬嘴。
宋瑜:“怎么了?我做得不好吗?”
林潜兮摇头,笑说:“不,做得太好了,我只让你体验一下水下的感觉,你却已经自己学会排水了。”
宋瑜奇道:“很难吗?你上午说过的啊?”
教学进度过快,学生过于优秀,林潜兮又好笑又无奈。
隔壁组的学员们已经不再偷偷瞟这边了,他们开始正当光明地看了,泳池里有个标准答案欸,这不就像考场上有个学霸吗?学渣们想抄答案不是很正常。
标准答案进度太快,学渣们还在尝试背着设备游几米,他已经开始反客为主向老师提问了。
宋瑜:“刚才好像面镜有些进水,我记得理论课有提过要考面镜排水?”
林潜兮:“……”
林潜兮:“倒是的确要考。”
看他犹犹豫豫,宋瑜困惑:“怎么了。”
林潜兮:“……那是明天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