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so瞥了眼小开,这家伙平时很少喊自己邵哥,眼下估计是慌的一匹,急需找个主心骨。
Soso将方案大致说了一下,小开听得很认真,soso还安抚了一句。
“没事,一会儿我们各背六个气瓶下去,入水的时候小心些。”
小开连连点头。
小开算得上是世俗意义上“不学无术”的富二代,胆子不大、经验也一般,但他的优点和他的缺点一样多。他听劝、不逞强、遇到不会不懂的勇于开口提问,既不盲目自信,也不自作主张,安全意识和警惕意识远超同期潜水员。
Soso拍了拍他,鼓励道:“放心,没事,潜兮不会有事的,再说夏叔马上就到了,还有他兜底。”
两点十五,气瓶运到了现场,soso和小开开始做准备工作。
他们将所有的救援浮力袋依次整理好,放进BCD的口袋里,又挨个检查气瓶和设备。一切准备就绪后,如何下水又成了新的难题。
因为救援时需要给浮力袋充气,加上停留和作业将远远超过免减压时间,所以他们需要佩戴足够的气瓶,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状况。如果这是普通的洞穴,他们只需要把气瓶带到岸边即可,但这洞穴的洞口离水面还有一段距离,如果背着一百多斤的设备下水成了难题。
曹老师出主意:“我让工人在井口这里架根杆子,装个滑轮,你们先下水,我们用滑轮给你们把瓶子吊下去?”
Soso琢磨了一下,觉得可以,便点了点头,将气瓶绑好堆在一旁。
“这次下水预计得三个小时,时间不太好估计,看减压情况,大概率会延长。”
Soso简单交代了一句,和小开先后下了水。
有了上一次入水的经验,这一次还算顺利,他们穿着脚蹼极其艰难地顺着绳梯爬了下去,跨步入水,接着冲洞口的人比了手势。
“可以了!”
邹工已经指挥工人架好了滑轮,工人们小心翼翼地将气瓶挂了上去,看看下面、又看看滑轮,慢慢将气瓶送到水下。
双方动作都很谨慎,等到气瓶下降到水面的时候,soso取下气瓶,开始用束带绑到自己的BCD上。
他已经很久没有一次性绑那么多气瓶了,他们身上原本有两支,加上备用的四支,此次需要携带六支气瓶。
小开苦中作乐,指着他一声装备问道:“你这算啥,侧侧侧侧侧侧挂?”
Soso翻了个白眼,上方此时正好将小开的气瓶送了下来,soso替小开取下来递给他:“你的,侧侧侧侧侧侧挂,赶紧装备好。一会下去的时候小心,别卡住了,如果觉得吃力也不要逞强,二十米的位置卸几个高氧下来,返程时候用来减压。”
两人在水面各自做好准备,又互相检查了一下。
因为携带了多支气瓶的关系,他们的行动变得十分艰难,配重也要有所调整。洞口的曹老师等人探头看着他们,又焦急、又帮不上忙、还不敢催。
半晌后,一切准备妥当,soso拇指向下,示意下潜-
此时距离林潜兮遇险过去了二十五分钟,现在他趴在洞穴内,回想起小时候林父常常给他讲的国外潜水员遇难案例。
什么气瓶没带够缺氧窒息死;什么复杂水域放开引导绳迷路死;什么找不到回去的路后自杀死;其他什么氮醉死、惊吓死、氧中毒死,不一而足……潜水员大概真的是一个高危行业,一代一代的人用生命为代价趟出了经验和常识。
林潜兮顿了顿,苦中作乐地想道:我不会是氮醉了吧。
他睁开眼,分辨水体的浑浊程度,感觉似乎比刚才好了一点,不确定是不是自己的错觉。
打开手电四处照了一圈,目测能见度能有十公分。
思考片刻,林潜兮决定先确认一下自己的状况。
他挺身而起,强大的核心力量让他在水中也能保持身体的稳定,但是他双脚被埋,无法转身,姿势十分别扭。
光源扫过,林潜兮仔细分辨状况。
与之前判断的差不多,主要是脚踝处被压,掩埋位置大概要到脚踝上方五公分左右。
林潜兮半跪在洞地,试图强行将脚拔出,但在水中无法借力,用力时左脚外侧脚背有撕裂痛,疑似骨折。
嘶,下个月还得带宋瑜考OW了,不会这个节骨眼上……
尝试几次无果,林潜兮确认脚蹼被埋得严严实实。
如果是无蹼下潜,可能这点掩埋能勉强将脚拔出来,但洞潜很少无蹼,眼下连脚带蹼统统被埋在碎石之下,林潜兮尝试了几次始终没有成功。
他不合时宜地想起小时候他爸林树同志为了吓唬他,和他聊起的那些被困死在洞穴中的潜水员。有些潜水员被卡在洞里,尸体泡发后更是不好弄出来,只能由救援人(打捞人)采取特殊的手法。
林潜兮不太记得了,好像是叫“下环”还是“解环”,通俗点说就是用“分筋错骨”的方法,让尸体能够通过狭小的路段。
噫……有点吓人。
我大概真的是氮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