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水员在水下交流时通常用手语进行,昏暗环境也会使用灯语,但这种交流方式有很大的局限性,教学场合下通常教练员会携带一本笔记本。
这类笔记本并不是纸张,而是一种特殊的聚乙烯材质,配备的笔则是银质或者不锈钢。soso常年从事潜水教学工作,他一直觉得学员遇到问题当场讲解会比带出水面后再复盘要好,所以通常会在BCD口袋里放上一本笔记本备用,眼下就派上了用处。
Soso需要知道林潜兮的具体情况,好决定下一步怎么做。
林潜兮接过笔记本,黑暗中,他用手电打在本子上,略微思索,借助光源写了一行字。
【脚踝被压,情况尚可】
写字的时候泥沙已经稍微沉降了一些,能见度没有太大的改善,但是能隐隐约约看到前方的人影。
Soso接过笔记本,手电一照,辨认出上面的字迹。
他仅仅犹豫了片刻,回了一句——【我去找救援】。
眼下林潜兮被困,光凭soso一个人的力量无法协助他脱困,待在这里只能空耗气体。他确认林潜兮的气源充足,决定尽快与接应的小开汇合,想办法进行救援。
小开在不到二十米深的位置接应,刚才水下的塌方动静不算大,他一开始没意识到什么,在察觉到水质变得浑浊后,开始惊疑不定。
正在犹豫要不要下潜看看情况时,他看到从下方有灯光亮起,刚松了一口气,后知后觉地发现只有一束灯光。
发生什么了?
待到soso游到近处,小开还在向他身后张望,试图寻找林潜兮的影子,未果,就见soso比了个遇到问题的手势,然后指了指笔记本。
笔记本上两句话【脚踝被压,情况尚可】【我去找救援】。
大脑轰的一声炸开,小开顿时明白过来,林哥遇险了。
这个念头一起,他几乎控制不住心率和呼吸。潜水属于高压环境,人在这种环境下遇到问题极容易亢奋和“丧失理智”,研究认为这可能是受到氮醉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经验丰富的潜水员在水下遇险时,也常常会判断失误的原因。
Soso冲小开比了个升水的手势,小开愣在那里,没理他。Soso赶紧拍了拍他,示意他回神。
这个时候小开终于有了反应,回了一个“上升”,又回了一个“OK”。
Soso发现小开有些魂不守舍,他不敢犹豫,与小开一前一后进行升水。
此次下潜深度和时间都还在免减压时间内,两人做了安全停留后,一前一后浮出水面。
洞口上方的人抛来绳子,因为洞口狭窄,水面与洞口还有一段距离,他们准备按预想的一样将潜水员拉出来。
但soso摆了摆手拒绝,他喊:“曹老师在吗?”
曹老师闻声探了过来,几个脑袋围在洞口,将原本就没什么光线的洞穴挡得严严实实,曹老师问:“邵老师吗?怎么了?”
Soso吸了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四十米处发生塌方。”他说,“林潜兮被压到了脚踝了,需要救援。”
以往遇到这种情况,如果林潜兮是救援人的话,大概他能稳定地安抚团队,并且凭经验给出一到两种救援方案。
但现在被困住的是他,soso虽然年长几岁、经验也十分丰富,到底有些慌张。
曹老师一惊,顿时六神无主起来:“那……那怎么办?你们要先上来吗?我们先讨论一下方案?需要准备什么工具吗?”
soso和小开决定先回岸上。
上方的工作人员接到指示,手忙脚乱地将两人拉出洞。一群人回到了搭建在洞穴旁边的临时帐篷中,讨论下一步该怎么做。
“先问下夏叔吧,他可能有经验。”小开一抹脸,建议道。
他现在整个人都湿漉漉的,因为还要下水,所以没换掉装备,黄绿色的井水流淌在干衣上,看上去脏兮兮的,又可怜巴巴。
Soso取了手机,打开小群圈了夏叔,夏叔没有立刻回,倒是宋瑜第一时间发现了消息,手速很快地打了个问号。
Soso想了想,没犹豫,把情况告诉了他。
【我们在勘察洞穴的时候遇到塌方,潜兮还在下面等待救援,目前状况还算稳定。】
他一句话打完,手机已经响起了语音铃声。
是宋瑜。
如果以前不理解字字如刀是什么意思的话,在宋瑜看到soso那行字后,彻底明白过来。
他几乎本能地一滞,瞬间连呼吸都忘记了,巨大的恐惧兜面撞来,整个世界只剩下嗡嗡声。
就好像几个月前小姨打来电话,说表弟单靖在G省失联,那种听到熟人遇难的消息真得宛如迎面被泼了一盆冷水,你不知道如何思考、如何呼吸、如何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