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疯了,那学员AIDA1星,能自己照顾好自己不错了,还指望她能救援教练啊。】
【你别说,看那苦主的意思是觉得两人是“潜伴”,要求那女孩履行“潜伴”义务呢。】
【潜伴风评被害。】
【潜伴在网上被黑的最惨的一次。】
……
宋瑜刷了一会儿,犹豫了一下,给林潜兮留了言。
他把群里的话题给林潜兮简单复述了一下,嘱咐他别理那些争执。
林潜兮这会儿刚起床,今天行程爆满,没功夫管B市潜水馆的事儿,简单扫了一眼前因后果,抽空给宋瑜回了一句【放心】,还贴了个可爱小熊的表情包。
宋瑜看着表情包,被治愈了。
林潜兮今天忙着参与交流会。
这次交流会以Octopus俱乐部为主,还邀请了一些欧亚地区的潜水员。林潜兮看到了当天赶到的日籍潜水员,他不太熟,但对方似乎认识他,看到他十分激动,一上来就来了个90°鞠躬加握手,把林潜兮尴尬的不行。
交流会上迈克尔提了两件事,一件就是昨天聊的洞穴分级的事情,这个事情聊了一会儿,大家都认为很有必要,但同时又不太看好。
林潜兮的想法和大家差不多,他英文好,提了一下中国的实际情况,认为东亚地区和欧美还是有点区别,欧美人一生放荡不羁爱自由,又极具冒险精神。亚裔相对保守,一般也很少发生跨越能力范围的越级挑战事件。
至于要不要呼吁禁止OC系统下洞,他持了肯定意见,尤其是针对复杂洞穴。然而这个事情呼吁归呼吁,毕竟不是强制性的要求,对目前混乱的潜水市场来说究竟能不能起到作用,很难说。
众人就着这个问题吐槽了一下潜圈乱象后,交流会进入了第二个阶段,关于深潜的气体配比问题。
众所周知Octopus俱乐部的创始人迈克尔极具想象力,在圈内称得上一句胆大妄为,他这次提供了近年来他的试验结果,除了传统的氦、氮、氧外,他还尝试了氢气、氖气、氩气,甚至天马行空地提到了一些氟化气体的使用。
这部分内容涉及的单词过于生疏,林潜兮边查手机字典边阅读。
迈克尔分享了他的试验成果,分析了各种气体的特性。
氢气密度低、呼吸阻力小,但是具有可燃性,浓度一高容易自燃。
氩气便宜还保暖,但它麻醉效果比氮气更强,而且密度大,但迈克尔提了一个设想,认为氩气的混合气体可以用在浅水区做减压气体。
他重点提到了氖气。
氖气不可燃、化学稳定性极佳,除了因为密度大导致呼吸阻力高,需要特质呼吸阀外,它拥有比氦气更温和的特性,极大减少高压神经综合征的发生。
迈克尔:“经过我的多次试验,我推算了几种含氖-氢的气体配比,也准备在这次交流会上试验!”
林潜兮刚读完哪些晦涩难懂的材料,一抬头,看到迈克尔龇着大牙比了个OK的手势。
一旁的弗兰克看不下去,凑到林潜兮边上装淡定,和同样无所事事的小开大眼瞪小眼。
氖气作为替代气体被提出已经很久了,但大众研究并没有跟上,传统潜水大家依然使用Trimix和Heliox气体比较多,原因无他,氖气多贵啊!
第36章
迈克尔将交流会定在墨西哥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墨西哥坎昆位于尤卡坦半岛,在潜圈以拥有丰富的洞穴和天然井闻名,每年来此潜水的游客络绎不绝,大大小小的潜店和潜水俱乐部也非常多。
迈克尔提前查看了地形,和弗兰克商量之后,考虑到安全、光线等因素,最终选择了一个不知名ote。
这个ote深度约140米,其中120米的淡水层和约20米的硫化氢层,能见度大概60米,结构简单呈倒T型结,地点靠近当地著名的ote地狱之门。
林潜兮来过坎昆好多次,对这里比较知名的几个ote都很熟悉,像地狱之门、双瞳、地狱之铃等他都潜过很多次,每次都有很多新奇的体验。
这次的潜洞没有名字,因为靠近地狱之门,当地潜导管它叫Pit,并在一路上向迈克尔详细介绍了洞穴情况,顺嘴提到了想要深度开发它作为进阶潜水洞穴的想法。
一行人抵达Pit的时候接近下午一点,正午的烈日将石灰岩地面晒出细密裂纹,迈克尔靠在洞穴入口处的木栅栏边,和弗兰克反复描摹水下地图。
正式深潜前,他们需要先做一些前置准备工作,比如布置减压帐篷、引导线等,当然最重要的还有确认具体的减压方案,提前在各个深度安置不同配比的减压气瓶。
小开英语不好,交流全靠比划,但他纯种E人,这种场合丝毫不怵,围着洞穴来回走了几遍,还把手机泡到水里拍摄水下场景。
“这洞连名字都没有啊?”
小开把手机拿出水面,结束拍摄,再从相册里调出刚才保存的素材,看到了清澈到不可思议的水下场景。
“坎昆的水还是一如既往的漂亮呀!”
此前林潜兮和宋瑜闲聊时,就提到墨西哥的几个洞穴能见度都很高,从洞潜拍摄的水摄视频来看,的确是“宛若空游无所依”,若非亲眼所见,恐怕都很难相信地球上有这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