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阳乱不乱,左京说了算。
但放眼整个九江,左京还是差些火候。
还须继续积蓄。
积蓄过程中,左京闲着没事除了练武,经过白狼营的刺激之后,他也开始多多看书、多多打听国家层面的信息。
诸多死士都是左京的耳目。
左京甚至可以派遣死士前往大燕各省实地体验、调研。
渐渐地。
他对大燕整体局势有了一个更具体的了解。
总结一下,只能用三个词形容——
“触目惊心!”
“危若累卵!”
“内忧外患!”
……
下阳城。
五绝楼。
左京习武之后,又在琢磨大燕局势,总算梳理出一个大致脉络。
首先。
政治上,大业帝励精图治,却志大才疏,属于那种越努力越完蛋的典型,日日早朝别提多勤政,可国家却被他治理的越来越糟。
指手画脚,往往外行指导内行。
皇帝不行。
官僚也不行。
党争激烈,彼此攻伐,哪里还有心思治理国家,行政效率极其低下,司法严重不公。
此外,历朝历代都难避免的土地兼并问题,皇室、藩王、官僚、地主疯狂兼并土地,大量农民沦为佃户或流民。
跑马圈地。
百姓苦不堪言。
这是内忧。
除此之外还有外患。
九边之外是塞外犬戎,北境之外是雪域帝国,南部还有土司作乱,东部沿海又有海盗横行、倭寇肆掠。
简直四面楚歌、处处皆敌。
光是边军支出就不知消耗多少粮草多少饷银,连年战争早就拖垮大燕财政。
以至于大燕不得不一次次提高赋税,各种名目,数不胜数——
渠伊钱、兵役钱、力役钱、身丁钱,早就收到三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