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带着网咖回1950年 > 第1437章(第1页)

第1437章(第1页)

少年目光灼灼的看着值班舰长:“现在大家都说我们中国强大了,英国变弱了。那我们什么时候可以把英国人赶出去啊。那些洋鬼子很讨厌啊。说话又大声还不礼貌。有的英国大兵吃完我家的馄饨还赖账不给钱的就跑了。你们什么时候把他们都赶走啊。”

值班舰长和在场的战士们心中一凛,舰长弯下腰看着少年的眼镜,无比认真的说道:“快了,我们马上就该要把他们赶走了。”

“那要什么时候?”

“你读大学的时候吧。你考上考大学的时候,学校里就该升起五星红旗了。”

【最终卷】

第一章一场普通又平凡的婚礼

1970年夏。宁夏,固原。

二十五岁的李水娃穿着崭新的衣服,站在新建的砖土混建结构的院子门口,笑的脸都快僵了。

因为这是他新婚的大日子。

村里的亲朋好友都来了。虽然说现在中央一直在说婚丧事宜应该一切从简。但是在固原这里,大家还是喜欢大办一下。当然,这个大办其实也很寒酸,都够不上东南沿海地区富裕城镇乡县的【大办】的标准。

但是祖祖辈辈生活在宁夏的老农民们,看见水娃子结婚摆的酒,很多人还是忍不住龇牙。

“咦!水娃子不过日子咧?这多好酒好菜。这是八块特曲呢!这还有这么多个菜咧,还有这多肉?!”

水娃的远方长辈真的忍不住龇牙了。

水娃在家里摆了十桌酒席,请了相熟的乡亲好友。这席面也确实是不错了,至少在固原这个地方是这样。

每个桌上都摆着一瓶西凤酒,这酒大家伙知道,在供销社里一瓶卖八块钱。所以大家一般就把它叫做八块特曲。因为这是供销社里卖的最贵的酒了。

一般人家有馋酒的,也就是去供销社买两块钱一瓶的二锅头或者是其他白酒。那些低价酒一般就被老百姓取外号叫两块大曲。虽然它们不一定是曲酒,但是叫法却是这样流传开了。

当然,除了一瓶八块特曲充当排面之外,还有两瓶两块钱的二锅头。这才是给大家伙喝过瘾的东西。

不过也不是谁家都能喝的惯白酒的。所以啤酒也是有的,是宁夏本地的啤酒品牌。

而在这酒宴上还有一个东西可能是在北上广这些大城市都不一定有,显得很洋气的东西。那就是席面上还有一瓶葡萄酒。

只不过这时髦的玩意并不是满瓶子的洋文,而是满瓶子的中文标签。深色玻璃瓶上贴着一张类牛皮纸一样的纸质外标签,上面写着四个大字【河谷干红】。

如果有大城市比较时髦,或者是比较喜欢喝葡萄酒的人就会知道这个牌子了。是最近两年开始兴起的国产葡萄酒品牌,产地就在宁夏。或者更准确一点,产地就在固原。

当然,小孩子们对于酒精饮料不感兴趣。他们更喜欢席面上大瓶的山海关可乐和果汁汽水。

这一桌酒水怕是就要花掉二十七八块钱。这还不算菜呢。

固原这边的习俗是吃九大碗。如果是古代上讲究的大户,还要分角肉(在桌子上四个角)和门子(两侧菜对称但做法不同)。

不过现在的老百姓不讲究这些规矩,政府也不提倡。

所以这九大碗是尽可能的给大家吃上好菜就行了。

红烧丸子、手抓羊肉、炖鸡、红烧鱼是席面上的大菜。

而山药和肉各一半的山药烧肉就只能在这里当小菜了。油炸土豆丝更是只能当小零食在食一边瑟瑟发抖了。

这一桌菜泡制下来,价格也不会低于一百块钱。

所以老一辈的长辈才会咋舌,这一桌菜要一百三十块,十桌就是一千三了。还不算结婚其他花费。

老辈子的人才会说水娃子日子不过咧!

不过这个远方的叔爷(爷爷的兄弟)的感叹才出来,李水娃的亲大伯就哈哈的笑道:“老叔,怎么就叫不过了呢。你还以为咱们是在戈壁上生活啊。咱们都搬出来多少年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