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余官员也不敢怠慢,岁数大的都颤巍巍站起来,比不得高屐与蔡攸的交情,纷纷都道:“蔡学士少见。”
一般人见了这群人,都得战战兢兢的,但是蔡攸却十分随意。
任你多少年寒窗苦读,也不如有个好爹,千年过去了,这个道理一直没变过。
蔡攸大剌剌的还了一个礼,就趋到自家爹爹胡床之前,做出一副耳语姿态,但是声音却很大,分明是故意让所有人都听得见。
“爹爹,有要紧事情,还请爹爹屏退诸人,儿再向爹爹细细回禀。”
这番话一出,在场诸人只能顾左右而言他,装作没有听见。
有的谨慎一些的,就准备先向蔡京告退,这位岁数已然不小的蔡家衙内,小人得志模样看得人郁闷,还不如避道为上。
这些人里,也不全是阿谀奉承之辈,有几个当场就要发火。
还好蔡京拿捏的很准,一直都闭着眼睛的蔡京,这个时候才缓缓睁眼,怒道:“在座都是朝廷重臣,身份也远高于你,为父托以腹心,有何事不可对诸君言?狂妄!”
“有话就说,不能说就趁早出去,为父不想单独听你说一个字!”
蔡京是真生气了,几个儿子,没有一个成器的!蔡攸就不说了,都混成了汴梁第一讨人嫌,小儿子蔡鞗,自己把他安排到那么紧要的位置,竟然连定难军的一丁点权力好处都没分到!
这要是自己年轻时候,带着正儿八经的实权官职去到定难军,背后有宰相父亲撑腰,早就笼络人心,发展势力,至少夺了定难军一半的权力了。
如今自己要是有定难军作为后盾,做什么事都多了不少的底气,财计更是有回还的余地。
大宋其他地方的财计,都如死水一般,唯有定难军是一泓活水。蔡京精力有限,但也好生研究过定难军的财计,要不是他把钱用在购买辽人生口上,此时的定难军富的不敢想象。
蔡攸给老爹噎了一下,嘟囔了几句之后,勉强挤出个笑脸道:“爹,我这里手头上有些人情,你帮我处理一下,我已经收了人家的钱了。”
在场的人,纷纷低下了头,庆幸这人不是自己的儿子。
蔡相多么稳重的一个人,聪明绝顶,怎么生了这么个不肖之子。
“滚!”
蔡京突然重重一拍胡床,气的面红耳赤。
这下蔡攸也害怕了,他刚才就是恼恨他爹不给他面子,故意在人前气他爹的。
他就是这么个人,浑起来什么都不管,当年在端王府的时候,一直也是这个做派,和王黼等人动不动就在赵佶跟前互殴。
如今瞧见老父亲的模样,蔡攸心里又后悔起来,赶紧上前赔罪道歉,拍打着他的后背。
众人见蔡京已经不能议事,纷纷起身告退。
等人都走之后,蔡京悠悠地睁开眼睛,长叹了一口气。
“爹,儿子就是随口一说,你怎么还真生气了。”
蔡京看了一眼儿子,说道:“爹还有几日活头,你这般心浮气躁,孟浪无礼,将来在这汴梁城中,又能待上几年呢?”
“只要官家不倒,儿子何至于待不下去,再说了,爹爹你必然是长命百岁,庇佑着我们兄弟。”
蔡京微微闭眼,说道:“你以为官家是个宽厚的人,你在端王府时候就与他亲厚,他便能一直纵容你么?”
“这国家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他尚且收敛了心性,你却依然炊金馔玉,挥霍无度。官家因为要用为父,暂时忍了下来,将来呢?”
“等他想起这段时日,自己过着不舒心的日子,你却纸醉金迷,今日你这般的言行,都将化为利刃,扎的你体无完肤。”
蔡攸想了想,竟莫名地有些害怕起来。
“爹,不能吧?”
蔡京闭上了眼,心中的忧思却丝毫未减。
忧家,也忧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