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花钱,还有很多钱送进国库,户部尚书每天红光满面,走路都带风了。
云岚感觉户部尚书真是个有意思的老头子,虽说有点抠抠索索的,说到底还是忠心为国,并没有多少私心。
所以皇帝才会容忍户部尚书三天两头跑过来哭穷的吧?
云岚走神了一会,皇帝已经接连看完两本折子放在一边了。
之前大臣们被敲打过后,写折子是一个比一个简略,再也不会用华丽辞藻来长篇大论,浪费皇帝的时间。
所以折子虽然多,皇帝却看得非常快。
其中还有靳辅的折子,上边写了最近建的堤坝进度如何。
他基本上每过一个阶段,都会写信来告知皇帝。
堤坝建到什么地步,花费了多少时间和银钱,用了多少材料等等。
事无巨细,都会写在折子上。
虽说如今国库没那么缺钱了,靳辅还是精打细算,原本的堤坝能用的都留下来了。
有些材料能就地取材,也就不会从外地调配,这样就能省下中途运输的费用。
甚至附近的农田开始耕种起来,收获之后,种地的灾民会留下一部分。
剩下的靳辅就会出钱买下来,用作建造堤坝这些灾民的吃食。
这样种地的人能收获一部分,还能尽快卖出去,换些银钱,买点别的吃食和衣物等等。
靳辅也不必特地派人去外地采买粮食,就近解决不说,价钱也不贵。
他省的钱全用在堤坝上,花的每一笔钱都记账,让皇帝看得微微颔首,也很是满意。
皇帝见女儿陪着自己看了好久的折子,云岚还偷偷打了个哈欠,于是低头问道:“时辰不早了,你先去睡吧,朕很快就看完了。”
云岚忍不住看了一眼右边的箱子,皇帝连三分之一都没看完,还敢说很快能解决掉吗?
皇帝尴尬干咳一声,示意苏麻喇姑抱着云岚去后边睡下了。
云岚中途晒太阳睡着了,所以这会儿还不困。
不过皇帝要专心看着子,她在的话总归会分心,于是云岚就乖乖被苏麻喇姑抱走了。
她虽然还不太困,但是被放在床榻上,就躺着闭上双眼,装作要睡的样子,免得苏麻喇姑操心。
躺了一会,云岚这装睡技术太厉害,苏麻喇姑压根没瞧出来。
于嬷嬷这时候来换班,跟苏麻喇姑低声聊了几句。
云岚竖起耳朵偷听了一会,忽然听见于嬷嬷说道:“我过来的时候,怎的见偏殿有教坊司的一个宫廷老乐师?”
教坊司是礼部底下,专门管理乐工的。
原本这教坊司是前朝遗留下来的,先帝就保存了原本的规矩,从民间继续征乐师进宫。
后来教坊司的女乐频频出意外,先帝索性把女乐都改为太监,一直延续至今。
平日教坊司就是在过年过节的宫宴上,或者皇帝巡视的路上奏乐。
在云岚看来,教坊司就是表演和气氛组了。
皇帝竟然不先处理折子,而是有闲心叫宫廷乐师过来奏乐吗?
云岚一肚子八卦之心,耳朵更是竖得高高的,生怕错过了皇帝难得的偷懒。
苏麻喇姑这时候瞥了床榻一眼,见大格格似乎睡得沉,并没有动,这才压低声音说道:“大格格给皇上送了一架口风琴,皇上并不擅长,就赶紧叫宫廷乐师过来,手把手教导。傍晚的时候,皇上就学会了,还给大格格吹了一首曲子。”
“大格格听着十分高兴,还夸皇上又好又厉害,皇上特别欢喜。就是白天费了不少时辰来练习口风琴,折子没看完,这会儿皇上只怕要挑灯看了。”
于嬷嬷满脸诧异,却又不觉得意外道:“难怪我过来的时候,宫女还去前头送茶水。”
这个时辰皇帝还喝茶,确实是打算看完折子才睡了。
云岚听得又是惊讶,又是心里暖暖的。
她就随手送的礼物,没想到皇帝那么重视,竟然特地加急摇人来教他学会吹口风琴,然后给自己吹了一首曲子。
难怪曲子又短又简单,原来是皇帝今天特意花了几个时辰突击学会的,却也吹得相当流畅,不知道反复练习了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