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她所知,大哥他们屋里的墙面也就结婚的时候捯饬过一次,之后很长时间才会打理一次。苏铁军和苏光军这两个没对象的,屋里更是惨不忍睹。
这次她拿那么多旧书、旧报纸回来,不只是为了掩人耳目,也有将墙面翻新的想法。
“刚好这两天田里没法进人,回头俺们就把家里的墙面重新糊一遍!”苏光军自觉的把活儿揽在了他们几个大老爷们身上。
苏沫点了点头,“你们去糊墙纸,捆扫帚、编筐子的活儿就交给我。”
村里人很多都有捆扫帚、编筐子的手艺,平时的用具根本就不用出去买。偶尔编多了些,还可以拿出去和人换点儿东西。
这门手艺苏家人各个都会,这也是他们没有闲暇时间的元凶之一。
原主平时看了那么多,其实早就已经学会。不过她懒得动手,顶多是偶尔编个小玩意儿。
“你瞎跟着忙活啥?!”苏光军不想让苏沫干活,“有那个时间,你还不如和江哥一起聊聊天、遛遛弯儿。”
“呦~”三婶儿打起了精神。
她之前只是不咸不淡的听着兄妹俩谈话,就算心里觉得不对也没想着开口纠正。
村里人都已经见惯了苏家人对苏沫的态度,也知道外人没法改变。他们试过很多次都以失败告终,还平白惹人生厌,早就已经放弃。
三婶儿本想着坐一路拖拉机,也就只能听些旧事新题。村里总共就那么些人,各家的情况彼此都了解的差不多,没啥新颖。
苏沫和江知青之间的事儿,她还是第一次听说,八卦之心瞬间就烧了起来。
三婶儿把手里捆成一摞的旧书旧报纸往车上一丢,目光灼灼的看向苏沫。“沫妞儿,你和江知青有事儿?”
“这不很明显?”车上的九婶儿帮忙把旧书旧报纸放好,头都不抬的说道。“咱们来的时候,沫妞儿的眼睛就像黏在人家江知青身上一样,拔都拔不下来。”
“你说的不作数!江知青身体不好,沫妞儿照看下咋地了?”三婶儿并不赞同九婶儿的说法。
九婶儿看了江文澈一眼,“来的时候沫妞儿的表现不作数,江知青脖子上的大红围巾总归够明显了吧?”
“这……的确挺明显。”三婶儿看了两眼江文澈脖子上的围巾。她没好意思说自己之前没从围巾看出什么,只以为是城里的男知青审美和村里人不一样。
江文澈拉了拉脖子上的围巾,对这些热心村民们笑了笑,一时有些不自在。
他和苏沫才刚刚处对象,能不能在那么多人面前说出来?他不在意其他人的目光,却不得不在意苏沫的想法。
“这条围巾是江哥送给我的,现在我们在处对象。”苏沫没有那么多顾虑,干脆的揭露了两人的关系。
“嘿,我就说吧~”九婶儿很得意。
“看你乐得这副模样,还不快给江知青和沫妞儿让个空。”三婶儿三两下上了拖拉机,“江知青身体不好,又拎着两捆旧书旧报纸跑那么老远,不得赶紧歇歇?!”
江文澈连忙开口,“婶儿不用担心,我拿的两摞没沫沫那么重,中途还休息过几次。”
四摞书的重量并不一样,苏沫给他的两摞明显要轻些,这还是他自己坚持的结果。
如果按照苏沫的想法,那就是她自己一个人把书拎过来。
明明两人第一次见面,他身上就挂着大包小包的营养品,重量比两摞书更胜一筹。苏沫却是一副两捆书就会把他累坏的模样,一路上坚持休息了好几次。
他不认为苏沫已经遗忘了两人当初见面的情形,只能说她对他的关心与日俱增。
两人的感情进度让江文澈十分欣喜,可他却又不想让苏沫那么劳累。
江文澈心里暗暗有了想法,以后还是应该把季杰带上。
“江知青,你现在都和沫妞儿处对象了,那就是咱们花园村自己人,不用和俺们这些婶儿客套。”三婶儿非常热络,“地方给你们挪出来了,快上来坐!”
“谢谢,婶儿。”江文澈并没有用和苏沫一样的称呼。叔儿、婶儿可以随便叫,一旦带上了排号就有了别的意思。
“啥叫你们挪的地方,那不是俺给小妹留的吗?”苏光军小声嘟囔了一句。
“臭小子!”三婶儿听到苏光军的话,忍不住又白了他一眼。
她没有再说别的,转头继续催促江文澈和苏沫。“江知青当着我们的面儿有些不好意思,沫妞儿你先上来。”
“谢谢三婶儿!”苏沫直接翻身上了车,回头对着江文澈伸出手。
江文澈没再犹豫,拉着苏沫的手上去。
车上的几个婶儿看到两人这一幕,忍不住笑了笑。
“别说,咱们沫妞儿和江知青还挺般配。”九婶儿不由笑了起来。
江文澈身体不好,根本没人给他说媒。苏沫长的胖,上面又有几个哥哥宠着,一般人不敢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