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港城近十年最重大项目,由固有的两轮内部竞标,改成如今的一轮竞标。并且线下参与,当天公布中标名单。
众目睽睽之下,想要徇私舞弊,几乎不可能。但在同分的情况下,他们如何公平公正地选出最后中标名额,所有人都很好奇。
罗署长正了正眼镜,手指轻捏面前的麦克风:“感谢各位参与竞标企业对羽南港项目的大力支持,让我们感知到羽南港的巨大潜力。”
“根据今天的竞标,按照目前分数排名,第一名是一星集团,恭喜一星中标。”
现场轰地掌声雷动,台下都在给陈一诺道贺。
台上,罗署长继续念道:“考虑到,羽南港项目时间紧任务重,我们内部商议后,决定增加一个中标名额。”
“按照分数,天峻和建盛的成绩持平位居第二名,我们内部在复核方案过程中发现建盛集团提交的入驻企业清单存疑。”
“因此,我们最终决定……”
“天峻集团中标。”
第32章
“恭喜一星,恭喜天峻!拿下羽南港的竞标!”
宣布中标的瞬间,整个报告厅掌声雷动。
今天之前,谁都没想过,最后拿下羽南港的会是关系最不好的陈家兄弟。
外人眼里,双方在竞标过程中完全零交流,但在竞标方案的细节上却高度契合。难道是兄弟之间的心灵感应?
可大部分人依然保持怀疑态度:这两人能合作吗?合作过程中打起来怎么办?
现场所有人,神色各异,心里全是不同的猜测。
唯独主角:陈家兄弟俩,均是得体的起立鼓掌,对结果没有任何龃龉,仿佛他们互不认识,舆论里的恩怨都是大众一厢情愿的臆想。
当事人之一的陈宗礼接受周遭祝贺时,目光穿过长桌中间的十几号人,最终落到陈一诺身上。
身边的欢呼、掌声,此时都变成电影里的慢动作。大家缓慢地笑着,闹着,只是热闹的虚焦背景,唯一清晰落入他视线里的,只有陈一诺那张挂着狡黠笑容的脸。
陈宗礼从十几岁开始参加大大小小的竞标会,十次竞标中九次,对中标早就麻木了。和别人一起中标也不是头一回。这一切流程都不再新鲜,提不起愉悦。
但这次不同,因为跟他一起中标的是陈一诺,这让他觉得悬浮。
如果一个月前告诉他,不久后的羽南港会跟陈一诺合作,他一定觉得是梦。可如今,梦境出现在现实里。他感觉自己像喝了酒,脚步轻飘飘地,好像踩在棉花糖似的云雾高空中,恍惚又不真实。
……
有人欢喜有人愁。
在陈宗礼开心到恍惚的同时,脸色难看的贺朝阳走到总署长身边,提出异议:“不好意思,罗署长,你刚刚说,我们入驻企业清单存疑是什么意思?”
罗署长看向旁边的项目负责人魏主任:“魏主任解释一下?”
对方看向贺朝阳,眼里带着一丝尴尬的欲言又止:“我们的审核人员根据你们方案提交的设计方案、各项资源的真实性进行核实查证。”
“其中,我们发现贵司的入驻企业清单在审核时存在不少问题,因此,才有这个判决。”
贺朝阳对这个答案显然不接受:“不应该啊,我们的名单跟一星的名单,有七八成是重合的,他的没问题,我的有问题?”
面对质疑,魏主任脸色忽地沉下来,他话里带着警告:“结果就是这么个结果,如果建盛对此有异议,可以向审核人员索要具体的审核记录。”
虽然,来参与竞标的公司,都是港城企业中的翘楚。但项目团队仍然要求各个参与者提前一周提交方案。就是为了确保对所有方案的真实性进行排查,毕竟羽南港牵连甚广,又是只有一轮的公开竞标,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审核也分外严格。
大到方案中设计师合作的真实性:是否真的出自设计师之手,还是拿来主义找人高仿?
小到方案中所有落地资源的真实性:资源是否真实存在,能落实合作?还是挂羊头卖狗肉?
甚至连最后附着的人员架构,他们都要提供几年的薪酬记录,确保员工不是第三方供应商凑的。
而建盛附件的企业名单,没有通过审核。也就是说,那份入驻清单可能是假的。
贺家作为四大家族之一,港城首富家族,出了这样的纰漏,让审核方的立场变得很尴尬。特别在一星和建盛企业名单出现重合的情况下。万一他们审核不到位,容易让人怀疑其中一方贿赂了相关人员。
为了保证公平公正,他们特意三番五次去核实,确保审核结果无误。哪怕最后有竞标者不服,他们也能拿出证据。
可这些细节,在大庭广众下,魏主任不方便多透露,说破了大家面子上绷不住,还让旁边的人看笑话,没必要。
贺朝阳心有不甘,却也明白跟官场人打交道,不能硬碰硬。话说到这个份上,他也不好再追问。
只能无力咬着后牙,心中默默接受没有中标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