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三娘记得她第一次出掖庭宫满脑子想的都是能否见上传说中的御花园,后来也曾惊鸿一瞥过,惊艳了一路。
而如今她抱着箱笼,却是直接从御花园的边上路过。
再去细看,那些花草似乎与储秀宫的小花园差不多,一簇簇鲜艳地绽放着,只是更多,地方更大。
或许是照料过小花园的缘故,谢三娘下意识地朝底下看,新鲜的泥土被翻起的痕迹,想来是趁着天没亮的时候花匠赶着栽进来的。
再往路边上看,几位宫女提着水桶正蹲着擦拭石板路上溅起的杂土。
谢三娘忽然释然,哪里有传说中永不凋零的花?
那些传言全都是建立在角落里宫人们日复一日的辛勤劳动之上的,而她如今也正式成为了这忙忙碌碌宫人其中的一员。
“这边就是永宁宫了。”太监将她送到门口便告辞离去。
余下她一人站在门口抬头望着永宁宫的牌匾。
后宫内宫殿众多,但每一座宫殿都有不同之处。像谢三娘之前去过的赵宝林所在的怡和宫,靠近掖庭宫,位置不算偏僻,红墙绿瓦里更有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里头有流水竹亭,似乎确有一小片小花园可供消遣,谢三娘之前见过的秋千便是准备搬到那里头赏花用的。
这些都是殿内嫔妃共享的,曾经赵宝林可以随心所欲,如今多了徐美人压在上头,倒是没这个机会。
而眼前的永宁宫,刚刚听太监说还没感觉什么,如今走近一看,光大小就比怡和宫大上不少。
宫墙颜色深,一种浓厚的古旧气息扑面而来,没有怡和宫那般有人气。
谢三娘抱着箱笼进去,里头忙碌的宫女在拿着扫帚清扫落叶,似乎是多年没人住了,石板上积了厚厚一层灰。
“是凌才人从掖庭宫叫来的么?”一位指挥做事的嬷嬷瞧见她进来,连忙上前问道。
谢三娘有些别扭地低头行礼:“是,奴婢刚从掖庭宫过来。”
“那就好那就好,”嬷嬷脸上挂起笑容,“你们几个,还不过来帮着搬东西?没点眼力见。”
握着扫帚的几个小宫女急忙将手中的工具找个地方摆好,上前来取谢三娘手里的箱笼。
她面色微红,有些不太适应被人服侍,下意识拒绝道:“嬷嬷,奴婢自己来就行。”
嬷嬷不由分说,将箱笼往小宫女手上一放,便拉着谢三娘往东配殿那边走去,小宫女们接过东西,落了几步跟在后面。
“那哪能行,你也莫要客气,娘娘指定了你做大宫女,我还得派在你后面呢。放箱笼的事儿放心交给下面的人去办,你先同我去拜见娘娘。”
谢三娘推辞不过,只好应下。
那嬷嬷眼睛一转,挽住她的一只手,笑着讨好道:“我姓罗,还没问过你怎么称呼?”
“我还需得等娘娘赐名。”谢三娘对她的热情有些招架不住,避而不答。
罗嬷嬷一拍自己的脸,赔笑道:“瞧我这话说的。”
谢三娘被她的动作吓了一跳,然而对方的力气奇大无比,试了几次都没能将被挽住的手解救出来。
“永宁宫只住了凌才人一个主子,这里头该怎么打理还不是娘娘说了算?你是娘娘亲点的大宫女,想来之后你的意思便是娘娘的意思,我等要是有哪里做的不符娘娘的心意,还请你多多担待,为我等美言几句。”
说着便要往她袖子里塞荷包,无功不受禄,谢三娘连凌清禾的面都还没见到,哪里能先收其他人的贿赂?
她见配殿的大门开着,趁罗嬷嬷取荷包松懈之际,连忙抽出手来退拱手:“嬷嬷说的哪里话,娘娘脾气宽厚,不会苛责于你等的。已然到了配殿,我便先进去拜见娘娘了,之后若得了空再细聊。”
到了殿门口,罗嬷嬷不好再多说,叹了口气便作罢。
与御膳房不同,后宫的东西配殿是独立成院,由一座院门连着主殿。谢三娘打这个殿门经过的时候,搬箱笼的宫女换了一批,似乎罗嬷嬷的人都是进不了院子的。
院内可以说得上是荒芜,地上都是光秃秃的一片,只有零星一两个宫女在清扫。
谢三娘朝她们点头算是打过招呼,便独自进了屋内。
屋内与她见过的赵宝林的相比也不算奢华,甚至可以说得上是简陋。木制的屏风上漏了好些被腐蚀的破洞,桌上灰扑扑的,没有任何装饰的物件。
凌清禾正坐在榻上独自清点自己箱笼里的物件,见她来了,皱起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脸角的梨涡绽放,笑道:“三良,你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