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水浒]掀翻大宋 > 220230(第3页)

220230(第3页)

有这样的人助他们宜兴种果树,那他们宜兴城岂不是过几年就能成为这江南地界下一个洞庭山,百姓们过上靠着卖果子就能富裕的日子!

果树苗经人拉走,放在树林中间,等待着黄昏时分栽种,周寿则与袁县令商谈助农一事。

袁县令说道:“本官久闻丈人于枇杷一道声名远扬,所植周寿枇杷冠绝江南,远近皆知。今丈人到宜兴来,实乃宜兴之大幸,且蒙潘宣抚使举荐,是以本官欲上书常州府,请丈人出任农师,以广传技艺,不知丈人意下如何?”

周寿连忙摆手,说道:“小民乃是一介农夫,有幸得潘宣抚使青眼,哪里值得上大人如此高看?我既是潘宣抚使一封信叫来,本便不求什么,只想要尽心竭力,为这宜兴城种好果树……”

袁县令不赞成地说道:“丈人助我宜兴城是天大的情分,我府衙怎能不有所回报?若能请得丈人出任农师,不仅宜兴百姓受益,更是我常州农事之幸。望丈人莫辞辛劳,受此一职,本官定当竭尽全力以成丈人之志。”

周寿还是推拒,“大人言重了,小民只是个果农,若能为宜兴种出好果,便是小民之幸,至于农师之职,小民恐不胜任……”

袁县令见周寿谦逊,又连忙说道:“丈人何必过谦?潘宣抚使举荐,自有其道理。本官深知丈人之能,此职非丈人莫属。丈人有什么要的尽管说,本府为提供一切所需,确保丈人能施展所长,造福一方。”

周寿听他此话,犹豫半晌,而后说道:“既然大人如此看重,小民也愿为宜兴百姓尽一份力。只是小民有一请求,望大人能允许。”

袁县令忙道:“但说无妨,只要本官能做到,定然答应。”

周寿说道:“一来小民种树多年,深知农事艰辛,我虽于此种植,尽心竭力育种,却不一定能种出那梅溪县果来,皆因水土不同。”

袁县令听后说道:“此乃应有之意。”

周寿忙说道:“小人还有其二,我周家世代种枇杷,从来没出过梅溪县,祖辈家法乃说技不外传,不然便是不肖子孙。可如今小人感念潘宣抚使大恩,愿将此计献出,却又唯恐违反祖训,是以这几天来心中惴惴,于昨日想出一个万全之法。”

袁县令听他一言,也觉得他们宜兴城要这果农献出自家技艺,确实是强人所难了些,便说道:“丈人所想的是何法?只管说出来,但凡本官能帮得上忙的,必定义不容辞。”

周寿说道:“便是将此地枇杷,若是日后能种得如梅溪一般好的,依旧冠我周家枇杷的名头。”他看着面前大人的脸色,接着说道:“……周寿枇杷在江南也算有些名声,如此一来,也能为宜兴开开销路……”

袁县令听了这话却皱紧了眉头,这个要求可着实有些为难了。

他宜兴本地既然要种枇杷,自然要冠上他宜兴城的名头,这样以后打出销路来,旁人都知道来他宜兴城买,才能切实叫百姓把手里果子卖出去,也是个他们宜兴城的营生。

可如今这老丈要冠他的名?

袁县令眼珠一转,虽知此事不好,却并没当场回绝,而是笑着说道:“本官虽为一县之主,凡事却没一个是自己做主的,这事也要与县丞,主簿官一同商议。丈人远道而来,先在府中歇息一晚,有什么正事明日再谈。”

说着一溜烟跑回府衙,到了州院,把正在向小吏们安排事宜的人拽出来,和他详细说了今日面见周寿一事,以及周寿给他宜兴城的为难。

那人听完了,看着袁县令,“那老丈诚意而来,堂兄就这样把人放在那里,自己回来了?”

袁县令讪笑道:“二哥总是嘱咐我,遇到什么事若是不保准,便回来与你商议……”他看着面前青年,这可是当初潘宣抚使给他出了难题之后,他在府衙里挑灯给家族里面写信求助,当晚就让人送到江西老家,连夜搬来的救兵!

他看着面前青年面色不虞,讷讷说道:“那老头是不容易,可我若做了决定,就是一县百姓的生计,本府做事,也不能两全呢……”

袁常棣叹了口气,“那周老丈提出什么来,我们应了便就是了。一来此人受宣抚使看重,当日潘大人所言,此人于农事颇有精研,便指他不光会种树,于府里农事也有裨益;二来只要枇杷种在宜兴城里,周寿枇杷又如何,宜兴枇杷又如何?此人在宜兴呆久了,时日渐长,他连人都变成宜兴人了,又何必分个彼此?”

袁县令经他一点,这才醍醐灌顶,想明白之后,又觉得自己之前纠结的都是小事了,他喃喃自语道:“是了,潘大人总说‘抓大放小’,‘抓大放小’,指的就是这了!”

袁常棣看着家族里此时唯一一个在做官,又从小天资愚钝的堂兄,叹了口气,“大伯从前教我几人读书,讲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那时便说了许多祖父在朝为官时的事迹,你当时听得打瞌睡,全都忘在脑后。如今见上官重说此话,也心中明了了?”

这可真是“宁信官言,不听民语”了。

袁县令腼腆地笑笑,二哥话外刺他之言也照单全收,无他,他最近确实对潘宣抚使的崇敬之情与日俱增。

说来也奇怪,自他放出消息梁山军来此,潘宣抚使重回江南之后,整个江南好似便没再有什么大事发生了,之前的动乱也都平息了。

*

潘邓自从听了林朔向他进言,颇为从善如流,就这样凡事交由旁人去做,自己也乐得享清闲,在宜兴城一晃就待了一个月。

袁县令三五不时和他汇报工作的时候还要拍马屁,“这都是因为宣抚使大人威名在外,现在整个江南哪个不知道大人名头?大人在这地界坐镇,那些个宵小都不敢做乱了!”

潘邓看着袁县令,颇觉有些好笑,“大人近日所为颇有章法,办事务实,条理分明,大有长进,足见汝之用心,可见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了。”

袁县令颇有些脸皮薄的模样,“下官,下官为大人办事,必要尽心竭力,以下官之庸才,能得在大人麾下,虽时日不长,也是下官的福分,不敢辜负大人所托!”

第223章再搬救兵

这一个月来,宜兴城袁县令先是派人去常州府求助常州尹,要来了一笔赈灾钱,妥善安置了百姓,又叫润州来的泥瓦匠按部就班地给各家修补房子。

与此同时在城西建厂,以工代赈。城中外来商贾渐多,不光带来了米粮,也叫城内也活络起来。

不得不说,这袁县令果真是有几分本事在,不怪乎林朔要自己什么都交给他办呢。

潘邓问道:“袁大人此番前来所为何事?”

袁常谨笑笑,“这些天来多亏林参军细审严查,案子已有眉目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