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水浒]掀翻大宋 > 210220(第3页)

210220(第3页)

众人当然都认得,另一个禁军紧握拳头,咬牙切齿道:“韩钟况这个畜生!拿我们禁军当什么!我们兄弟为他守卫苏州府,他竟敢做出这种事来!”

一人直着眼睛伤神道:“……来时我便觉不好,果然如此……我有一个兄弟,已经几个月没见着他了,他走时说指挥使带领他们去秀州府捉拿白莲军,现在想来,八成是死在这了……”说着两手捂着眼睛,蹲在地上低声哭起来。

谁能想到苏州府尹竟敢私藏士兵来他盐场做苦力,还将其残忍杀害。

那边抱着王指挥使的小兵更是哭得声嘶力竭,旁边人想要将他拉走,“王三,你别抱着指挥使了,生死有别,这尸体上头也有尸毒,等咱找个时候回来,把弟兄们安葬了。”

王三哭得听不进去人声,哽咽着费力说道:“也把我,把我也……我也不想活了……咱们活着是为了什么呀……啊……”

林虞侯看着这满地尸体,眸里藏着怒火,“此事非同小可,咱们必须立即禀报节度使大人。”

此时天色将黑,对面已看不清脸,荒郊野外多待无益,林虞侯正要叫士兵们准备撤离,忽然听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往这边赶来。

百来个士兵立即摒弃凝神,林虞侯打了个手势,两队人马迅速隐蔽,那哭得不成人形的两人也被人强行揽走,再捂住口鼻。

只见边上树林有点点火光,不一会一伙强人手持火把,气势汹汹地朝这边走来。

为首的强盗大声喊道:“快!快把这些尸体烧了!先在周边刨坑,把水倒进去,完了再点火,别让火跑了!”

周围的小喽啰们高呼一声,往那坑里扔了带来的木柴,就要在边上刨坑。

士兵们对视一眼,心中怒火中烧,林虞侯迅速比对了下敌我双方兵力,低声道:“不能让他们得逞!兄弟们上!”

话音未落两队士兵已如离弦之箭般冲出,一个广德军士兵声嘶力竭的喊道:“杀了他们!为兄弟们报仇!”

一伙土匪一开始被打个措手不及,而后迅速反应过来,与这伙官兵短兵相接,刀光剑影之中,喊杀声震天动地。

为首的强盗狂笑着挥着手中五环大刀,刀尖直指广德军士兵:“就凭你们这些朝廷走狗,提不起刀来的绿头巾,也敢坏我们好事!孩儿们!给他们点颜色瞧瞧!”

小喽啰兵们听了首领指令,嚷叫着冲上前去。

山寨二当家看清了他们只百来人,而自己山寨里面有千来人,如此优势岂不手到擒来?便发了个爆竹,火光带着爆响在天上炸起,那二当家更是狂笑,“遇到我们算你几个倒霉!就是那姓潘的到这儿来,也救不了你们!你们兄弟已死于我手,今日你几个也休想活命,拿命来!"

一时间大刀相撞,火光冲天,喊杀声震耳欲聋,那一只信号弹惊动了山中的强盗,不久就有人带着几百人倾巢而出,小喽啰兵手中挥着兵器如潮水般涌下山来,誓要将狗官兵斩尽杀绝!

梁山军两队士兵虽寡不敌众,却毫不退缩,列阵向前冲锋,拼死抵抗,双方激战正酣,打得难解难分之时,远处传来了一阵震天的马蹄声。

两伙人马同时有人分心向远处看去,只见灯球火把,尘烟飞扬,郓王殿下率军赶到。

他在丘陵上远远地便看到了此间乱象,震怒不已,想到就是这伙贼人杀良冒功欺骗了他,险些让自己不分青红皂白地为这贼人表彰,哪里能忍?当即下令剿灭强盗,“给本王杀尽这些贼寇,一个不留!”

士兵们如猛虎下山迅速冲入战场,局势瞬间扭转,那伙土匪的头头见了郓王殿下到此,瞠目结舌,不是说这赵王爷明天才到?那姓凌的是怎么传的消息!

他眼见敌人人数众多,当机立断叫自己人撤退,“撤!上山!”

小喽啰们一边击退朝廷官兵,一边掩护大哥上山,赵楷岂能让他们轻易逃跑?叫人前去追击,士兵们如潮水涌出,将强盗团团围住,待到夜半时分终于活着首领,并控制住其余山贼。

林虞侯来此拜见郓王殿下,将此处发现广德军士兵尸首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上官。

赵楷听后脸色阴沉得可怕,“凌季康这个畜生!竟敢藏匿官兵,把我赵家江山当做什么!”

他怒不可遏,当即下令,“奉本王指令捉拿罪犯!凌季康私藏士兵,残害同袍,罪无可赦!将他押入大牢,等候发落!”

*

苏州府一阵兵荒马乱,人心惶惶。终于在新年伊始,郓王殿下乘上了大船率众回京。他押解着凌季康和强盗首领,并着一众在江南查出的凌季康同伙,浩浩荡荡地走运河到了京畿路,又经汴河入了汴京城。

苏州府府尹韩钟况与两浙转运使凌季康勾结数十户江南乡绅,私建盐场,贩卖私盐,藏匿士兵,甚至不惜杀良冒功,其行径之残忍,手段之狠毒,令人发指!如此丧心病狂之举,实为自太祖立国以来罕见大案!消息传至东京城,朝野上下为之震惊,举国哗然。

皇帝闻讯后震怒不已,下令彻查此案。经审讯,韩钟况、凌季康等主犯罪行累累,证据确凿。皇帝下令将二人处以极刑,夷其三族以儆效尤!韩钟况虽已身死,其家人却不能逃过一劫。

其余涉案乡绅及从犯亦被押解至京城,弃尸于市,以示天下。一时之间,汴京城菜市口血污横流,惨不忍睹。

汴京城百姓却不是听到此类消息会胆战心惊的小乡村户,不说去菜市口观刑,这些日子里‘江南官员屠杀士兵’却也是茶余饭后的热闹话题。

阮记者时事板块迎来大新闻,趁热打铁用潘东家的名头进了郓王府邸的大门。至此郓王赵楷二上《汴京人物志》刊物封面,成为刊物开刊以来首位二次登上封面的汴京风云人物。

与此同时朝堂另派查案组南下苏州彻查此案,潘节度使留守苏州城,招待到此的官员,并配合官员查案。

一直到了二月份,苏州府迎来新太守,乃是元丰三年进士俞道远。俞大人一路风尘仆仆赶来苏州,刚一面见潘节度使,就走上前去,伸出两手扶住潘邓双臂,笑道:“都说潘节度使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老夫今日一见,果真是少年英才,国之栋梁!”

潘邓看着面前俞大人满头银发,走路还有些颤颤巍巍的,下意识地也两手扶着他,问道:“老父母高龄?”

俞道远哈哈大笑:“比你老师年长二八而已,老夫这是刚下了船,脚已在地上,身子却还在晃悠,不打紧!平日里健步如飞!”

潘邓扒着手指头算算,算出这老头已经六十多岁了,搁在前世已是退休的年纪,到了这大宋朝,反而要千里迢迢来上任,真是辛苦。

府尹到了苏州府,苏州府通判邢名扬也在众位同僚相助之下翻了案,至此苏州府有了两位上官,总算步入正轨。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