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翰海被困五月有余,这才得知周边之事,又和潘邓询问一番,松了口气说道:“都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如今快要到夏日,杭州又临江边,往日我等在城中捞鱼也能撑过半月,如今能在外河捞鱼,又可叫城中居民到周边挖些野菜,想必也能撑到丰收了。”
潘邓想到打渔,问道:“方天定大军在钱塘江南岸驻军?”
明瀚海点头说道:“方天定此人凶恶残暴,不是好对付的。当初方腊在睦舟起事,攻下睦州府后大肆屠杀官员,在城中杀人放火,之后便派其子方天定骚扰杭州。”
明瀚海回忆往事,皱起了眉头,“……当时方天定先派使臣过来,言可封我继续做杭州太守,将杭州交与反贼,我拒绝后又派使臣前来,言不光是我,杭州城中大户皆可封官。下官恐其霍乱民心,斩杀使臣,以表决心,自此被方天定记恨,他与厉天润二人频繁攻打州府,似有不死不休之势。”
潘邓也知方腊军队不是正规军,历史上方腊攻打下杭州城后便虐杀官员,放火烧城,大火燃了六天才灭,死去的教众与平民不计其数。
他看着明瀚海说道:“明兄且安心吧,我军在此驻扎,他方腊再到不了钱塘江北岸来了。”
*
阮小五心里惦记着军粮不足的事,指挥着部下将粮食都运到了杭州城,而后带领水军,划着小舟,领着杭州城内渔民,前去钱塘江捞鱼。
白日里凌震那一枚轰天雷下去,使得这江里的鱼游得比往常慢了不少,不一会儿就捞得舟满,城中渔民感叹道:“还得是钱塘江!咱们在府城里面捞,捞一天也只得几舟,如今一网下去把这船都填满了!”
渔民满载而归,阮小五指挥着又捞了几回,带着鲜鱼回到杭州城。
夜色暗沉,城内却灯火点点,新捞来的鱼并着粮食给各街分发下去,官兵带着街里耆老、行首、税户、乡勇这些领头人,分街区共同架锅煮饭。
娘子们从各家里出来,杀鱼煮粥,脸上洋溢着许久没有见过的微笑,孩子们腹中饥饿,围在旁边等待,有些个孩童见白日里运送粮食的小舟都已停靠在了岸边,都拿出各家的刷子来替大人刷船。一时间各街热气渺渺,一阵热闹忙乱。
*
午夜时分,林冲回到杭州府,他早已在两个时辰前攻破历天润大军,只是厉天润逃跑,他领人直追两百里,才将反贼擒回。
明瀚海收押了厉天润,热情接待了林将军,阮小五也叫人煮了鱼辣汤和烧红鱼给教头接风。
潘邓询问了城北诸事,一餐用毕,林冲不在州府多待,自回城北整军。
潘邓叫明兄回去好生歇息,自己回到杭州府班荆园,此园林究其残骸可看出其之前的幽静典雅,古朴宁静,是处好园林。只是如今亭台楼阁被砍,木材用来烧火,只有一处院子完好。
潘邓进了屋中,歇息之前写了杭州之事,发往东京,又拟了请求支援救灾粮的文书。
*
此封信件未出,南北通信畅通之后第一批奏折就呈到了御前。
苏州府知府韩钟况上书弹劾,言广德军节度使潘邓大权独揽,德不称位。此人未曾考取功名,何能干政,未试武于校场,安能领兵,今苏州之困,待援如渴,而潘邓擅调广德军兵,既调而战,自祖宗开国以来,未有此例。调兵与领兵岂可集于一人之身?此非祖宗之法也!请罢潘邓节度使之职,复两浙转运之权,以正纲纪!
第162章二十字童谣
韩钟况突然上书弹劾潘邓,朝堂内众官员都不知有何深意,只有二府内资历较深的清楚,此人乃是蔡京一手提拔,如今对陈相公学生发难,难不成是蔡京有复起之心?
不过潘邓此回南下剿匪,也确实是大权独揽,此事若不提起还好,如今被韩钟况点出,朝堂官员也要议论几分。
王黼自认抓住了陈党小辫子,上前一步说道:“我朝虽设节度使,却只取官阶,自祖宗以来,文臣掌军,武将领兵,潘节度使如此军政独揽,确实不合法制。”
余深听了这话颇为不快,说道:“如今内忧外患,正是不拘一格之际,潘节度使于江南连连得胜,收复失地,可见此法可行。现下还没抓获方腊,彻底清剿白莲叛军,此事还是不要轻动为好吧……”
现在才到了什么地步,才只攻下两个州府,离彻底平乱还远着呢,那方腊被擒住了没有?就这么急着卸磨杀驴?
李邦彦说道:“那潘邓南下收复失地,便只领兵就好,何必叫他掌管政事?如今南北已通,不若叫两浙转运使统领江南政事,依旧叫潘节度使江南带兵,朝廷再与梁山军设立监军数人,通传消息,此也正和祖宗之法。”
余深翻了个白眼,之前攻打白莲军,一路好好的,如今刚有点起色就要派人插进去,口中说着祖宗之法,谁不知道他就是想要分一杯羹?
权分了之后抬个胳膊动个腿都要请示上级,武将在前线,出征时机抓不准,还能像现在这样一路推进吗?在这个节骨眼上还要搞些小动作,还要争来争去,这李邦彦究竟是蠢还是坏?
余深问道:“既然如此,李相公推荐何人为监军?”
按照惯例,大军监军一般会用宦官担任,此为皇帝心腹,正好制约权臣大将,可童贯如今在西北,朝中也没别的宦官能担此职。
除宦官以外,皇帝宠臣也可作监军,李邦彦如今提出监军一事,明显就是有利可图。
果然在他问出此话之后,李邦彦讷讷无语。
余深冷哼一声,“方腊如今已经自立为皇帝了!还当这是小打小闹不成?你既然提及监军一事,朝中又有何人选?既能熟悉南边形势,又懂如何行军打仗?”
叫潘邓好生地带兵平乱,把这个坎过去得了,真派个什么四六不懂的人过去添乱,到时候打了败仗叫叛军攻到东京来,看你们哪个得的了好!
众人不再言语,而是看向皇帝。
赵佶并没急着说话,目光看向了一旁的赵桓,“太子怎么看?”
赵桓见父皇询问,赶紧恭敬说道:“儿臣以为,李相公所说有理,祖宗之法不可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