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远山睁大了眼睛看向潘东家,内心震动,他这两天想这保密的事想了很久了,想到自己建个小木匠坊,或者是招木匠签订契约叫他们严守机密,但却从来没想过这样的法子。
东家是怎么轻描淡写的就说出这么刁钻的方法来?果然东家的见识和他们这些做掌柜的就是不同!
潘邓便看向卫芳孙,“三郎,你也看见了,我这儿纺织厂刚兴办,欲招一个懂机关的管事,时常改进机器,闲时若有不顶用的也给修一修,你意下如何?”
卫芳孙没想到潘邓竟有此意,带着歉意说道:“承蒙押司看重,只是我向来不欲理俗事,还望押司见谅。”
潘邓微微一笑,“我岂是那等没有眼色的人?早便得知三郎不是那等俗人,不爱黄白之物,只一心沉醉于机关术。俗话说,世间不可无痴人,先朝有沈翰林著《梦溪笔谈》,现有三郎制纺纱机,这天底下若无专于技者,咱们怎么更上一步?百姓们要到何时才能用上十二锭纺纱机?”
卫三郎听潘竟把他和沈存中放在一起说,微红了面颊,“罪过,我怎能和沈翰林相提并论?”
潘邓正了面色,“三郎又怎知这十二锭的纺纱机不会被载入史册,叫千年之后,凡是要学机关术的人,都先学你卫三郎?”
“这……”卫芳孙被他话语中的笃定镇住了,一时间说不出话来,待到细细品味,也同冯掌柜一般,心中升起火热来。
“现在官府召集能人,只为得造福百姓,现纺织院经三郎之手,制出大纺机来,日后不知会惠及多少百姓,三郎既有此智慧,何必消磨?”
卫三郎被他劝说,已有些意动。
潘邓又道:“我知卫三郎于机关术上有大智慧,自也不忍心叫你整日忙于俗事,你来我纺织纺,我在那边给你单独辟一屋子,你白日里想研究机关术就尽情研究,府中大尹最重农事水利,日后哪少得了三郎这样的大才,只要纺中有事,叫你搭把手便罢了。”
卫三郎听了这话,答应了下来,他已年二十有二,本就不想一直住在家里,如今押司厚爱,没想到自己竟也看见了一番前程。
*
天气渐冷,纷纷扬扬下了一场雪。
潘邓正坐在秦凤炙肉二楼的包间里,喝着热茶,看近期的账本。
来到古代之后,他也学会了打算盘。
桌上摆着一只檀香木的小算盘,打磨光滑,做工精致,散发着一股幽香,其上镶嵌着两个玉珠,色泽温润,触感细腻。
算珠滑动,声音清脆悦耳,如泉水叮咚,潘邓一边翻着账本对照,又饮了口热茶。
敲门声响起,“东家,那段景柱请见。”
潘邓把账本合上,“叫他进来。”
门外进来一个汉子,只见他身高体长,豹眼鹰鼻,一头黄发。
这正是水浒传中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排一百零八位的金毛犬段景柱,是个马驵,以在两地转卖马匹为生,常年游走于西北,河北和山东。
“押司,之前您吩咐的事已经准备好了,这两天就出发。”
潘邓点点头,“好牛羊能找得到就带回来,找不见也别强求,最重要的是带棉花和棉籽回来。”
“必不辜负押司厚望!”
“之前忘了说,若是那边卖羊毛,且记得问问价钱,我要羊毛也有用。”
段景住又把这项记在心里,“谨遵押司吩咐。”
潘邓又说道:“已叫掌柜的给你们多备了些吃食,叫他明日给你送过去。现在天冷,拿着放在路上也不会坏,此去山高路远,你们保重自身。”
段景住露出个笑容来,“押司放心,这条路我走惯了的,没走过十遍也有八遍了!”
金毛汉子顺着来时的路回去了,潘邓站在楼上看他离去的背影。天上纷纷扬扬飘下雪花来,不一会儿又将脚印给遮住了。
真是一场大雪。
第48章东平慈幼局
兖州太平村。
在一片白茫茫土地上,一座破旧的茅草屋孤零零地伫立着。
屋内,昏暗的光线透过窗户纸,斑驳地洒在了炕上。炕上坐着一个形容憔悴的妇人,她面色苍白如纸,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脸上充斥着痛苦和疲惫,她怀中紧抱着一个婴儿,她就那样看着这个小生命,浑浊的眼睛里充满了无尽的温柔和不舍,“他是个男孩呢……”
那是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小孩,皮肤发红,眼睛还未完全睁开,正安静地躺在母亲的怀抱中。
汉子站在炕边,他的衣衫破旧,双手粗糙,脸上也带着疲惫,一言不发。
孩子哭了起来,母亲想要喂他奶水,可是她自己都饿的不行,长期缺乏营养的身体,一点奶都没有。那小婴儿不一会儿又饿的没有声音。
汉子眼神中却逐渐透露出决绝,这个家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