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北境边关生存日常 > 17采买准备(第3页)

17采买准备(第3页)

唐宛远远看见唐睦在摊前的小桌子上埋头写字,跟记忆中祖父出摊的模样重合了,脚步不由得顿住。

唐睦很快发现她来了,很有些激动地放下笔,拿出怀中的钱袋子,低声道:“今日还不错,有好几个爷叔婶子来托我写信,县学那边也有几个学生来问我能不能代抄文书。”

唐宛闻言便笑了,真心地为他感到高兴:“你这头起得不错。”

唐睦顺利开张,暂时松了口气。

唐宛这些日子虽没闲着,脑中却一直在琢磨做些什么,心里已经有了一些计划和打算。

若是在华夏,不管打算做酱、酿酒还是制糖,只要钱砸下去、设备一到,即刻就能开工,可如今的情况,无论人手、物料还是本钱,几乎都是从零开始,万事都得量力而行。

唐宛现阶段的目标是先挣些快钱,等攒出第一桶金才能做其他的。

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她觉得眼下最适合自己的创业方式,莫过于做早餐了。

怀戎县百姓多是军户出身,田地都在城外,加之临近大营,每日天不亮,路上都是出城干活的百姓、操练的士兵。这些人很少在家吃了再走的,多半图方便在路上随便买点吃的。

虽然已经有不少早餐摊位,唐宛看得出,这个市场还是很大余量的。

主意已定,唐宛让弟弟继续守着摊子,她自己则四处张罗采买。

她在粮店买了两袋新磨的白面,又买了几十斤颗粒饱满的黄豆,还跑了一趟药铺,买了几味辅料。

买来的东西先堆在唐睦的摊位旁边,自己腾出手来,又去买了四个崭新的竹筐,和几个跟自家灶头匹配的蒸屉。

最后依旧是找了早前那个赶骡车的大叔,帮忙将东西一并送到家中。

唐睦见她买了这么多东西,当然好奇:“阿姊,你这是打算做什么呢?”

唐宛随口道:“我打算早上卖包子,再磨些豆浆一起搭着卖。”

唐睦听了心里难免有些打鼓。

包子倒还好,虽然没做过,但这几日阿姊做过馅儿饼,还做得有模有样,滋味也很好,想来应该大差不差。

可是……

“豆浆?咱家从来没做过,你会做吗?”

唐宛道:“这个容易,把豆子磨出来,滤出豆渣,加水煮一煮就成。”

难的是做豆腐。

时下虽然有卖豆腐的,但做豆腐的技术不是家家户户都知道,唐宛自己以前做过豆腐,但也只做过几次,在如今的条件下做不做得出,做出来口味如何,都还有待实操去验证。

倘若她能成功做出来,倒是会多出不少进项来。

即便不跟人家一起卖豆腐,做豆干、霉豆腐、豆腐乳等等,即便不用来挣钱,也可以一饱口福。

她宽慰唐睦道:“没事的,我们今儿先少做些。能不能做成,咱们试试不就知道了吗?要是做坏了,咱就做别的。”

唐睦这才放了心,横竖阿姊买的都是面粉大豆,即便做不成早饭生意,日后也总用得上,倒也不算浪费。

到家后,趁着天色还亮,唐宛把豆子拣了拣,淘洗干净了泡在木桶里。

初次尝试,她没多做,只浸了三四斤豆子,吃饭的陶碗挖了三平碗的份量。

豆子泡上了,姐弟俩将院子角落堆灰的老石磨抬到井边刷洗干净。

唐宛早就惦记上了院子里这口闲置的石磨。

北境之地,百姓习惯吃面食,虽然多数情况下都是直接买现成的面粉,可家家户户基本上也都备着石磨,偶尔磨些玉米碴子之类的吃食。

眼下这石磨被姐弟俩清洗得干干净净,唐宛看着看着,不禁想起在华夏用石磨做过的各种时令美食。

清明碧绿软糯的青团,芒种清凉绵软的冷蒸糕,中秋必备的广式月饼和酥皮饼,冬至暖热熨胃的各式汤圆……

那些被节气串联的不同经典美食,是她在另一个世界最深刻、最具体的记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