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点小说网

零点小说网>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 > 第235章 御驾亲征(第1页)

第235章 御驾亲征(第1页)

只见陈余微微浅笑,淡然道:“若没有合适人选,陛下不妨试着御驾亲征?而出使大周的人选,我可以替你前去。怎样?”听此。林少裳也是一怔,显然惊讶程度不亚于裘老八。当陈余开口说建议时,其实她心中猜测与裘老八一样,都认为他会毛遂自荐。既顺势帮助朝廷稳住西境局势,又能伺机夺得大权,扶摇直上。在林少裳看来,陈余虽说并无意入仕为官,只愿偏安一隅,做一闲散快活人。可在巨大的利益与权势面前,人性通常是挡不住诱惑的。在高官厚禄,万人之上的诱惑面前,只怕再有风骨之人也会转变态度。做了这讨逆大元帅,那便是权倾朝野,相当于掌握了大半数景国的兵权,一旦能压下西境的局势,哪怕不能凯旋,那也是一个绝佳的上位机会。谁不想接过这个权柄?虽说掌握权柄,同样伴随着风险,不过利益显然要大于风险,西境不失,便是大功。放手一搏,就可跃居人上。加上慕容政淳失踪,慕容怀老迈,林天啸不被信任,镇西军群龙无首,朝中各大将领并无与西境蛮夷交战的经验,就正是陈余这个“御前新贵”上位的最佳时机。但他却放弃了这个毛遂自荐的机会,只开口谋求一个特使的职位,建言林少裳御驾亲征?不得不说,属实出乎了裘老八与林少裳的预料之外。同样是没有与西凉蛮夷交战的经验,但经过这些时日和陈余的相处与了解,林少裳是深知他的本事的。经验这种东西,并非与生俱来,凡事总有第一次。林少裳权衡之下,在朝中群臣忠奸难辨,且没有更加合适人选的情况下,刚才只要陈余开口要这个主将之外,她都已经暗中决定要冒险给他这个机会了。殊不知,陈余并不想要,亦或有着更深层次的想法,不愿担此重任,而改让林少裳亲自带兵出征。就在刚刚沉思的间隙,事实上林少裳并不是没有考虑过自己御驾亲征的可能性。只是她此番微服出巡,可谓出师不利,先是半路遇见陈余劫道,流落民间,差点就成了刀下亡魂。再到慕容政淳为护爱女,不惜在锦衣卫面前抗旨,令她帝君的威严差点倾覆。下江南之后,原以为是一等一忠臣的五皇叔竟然怀有夺位之心,这些年非但暗中筹谋举事,还与各大番邦勾连,企图夺嫡代之严烈与各州府官暗中勾结,鱼肉百姓,又引出了朝中另一大权臣,首辅沈路的蠢蠢野心。反贼石先开的黄莲军虽暂时被镇压,但仍据守东境三州,割据自治。换句话说,她麾下这个看似强盛的大景帝国,实则已经千疮百孔。这时候,她应该一力坐镇京都,震慑全局,全力肃清吏治,安抚万民,重新夺回民心,稳固朝堂。怎能贸然御驾亲征?万一有心人趁她挥师西进,朝野空虚之时,夺走京都,那就算能压下西境之乱“老家”没了,岂非得不偿失?因此。林少裳并没有让自己这个念头继续萌生,而是果断摒除了自己上阵的想法。相比之下,保住京都与解决西境战事,她认为前者更加重要。而该由陈余挂帅出征,便显得恰好合适了。却不知,他竟建议让她亲自出征?顿了顿。林少裳俏脸一沉,道:“你这是在开什么玩笑?这个节骨眼上,朕如何能御驾亲征?正经点,现在不是玩过家家。朕要的是切实可行的建议,例如说你可以顶替慕容政淳的位置,替朕率领大军,收拾西凉宵小”陈余却道:“陛下,我这个建议本就十分正经,并无半分开玩笑的意思。”他收住笑容,转而正色道:“我能猜到陛下的顾虑是什么,但你御驾亲征,已是没有办法中的绝佳办法。”林少裳道:“何解?”“其一,朝廷内部门第之间深重,就算我有心帮助陛下平定西境,且有此能力,百官亦不会轻易认同。我并无朝中任职经验,众将士也不会真心听我号令。更何况,我现在顶着宦官的身份,又如何服众?要知道的一点是,太祖皇帝早有遗训,严禁宦官乱权,染指太大的兵权。”“此事好办,朕重新给你安排个身份,再力排众议,不就行了?朕虽登基不久,但绝非昏庸愚蠢,断不可能事事任由群臣摆布!”这倒是个事实。表面上,林少裳登基两年,看似运筹朝堂无力,实则并非能力不足。而是先帝留下的烂摊子太重,她空有满腔热血,一身抱负,却苦于无力施展。这才刚一上位,未及稳固自己执政的班底,就爆出了东境反贼逆乱之事。可谓开局即天崩,倒不是少帝陛下一点手段都没有。毫不夸张地说,但凡能多给她几年时间,今时今日的大景便不会沦为东瀛人与外邦各国觊觎的对象。,!陈余又是一笑,道:“从个人角度上来讲,我自然愿意相信陛下有力排众议的魄力。但关键不在百官,而是军心与民心!陛下强行把主将之位给我,百官与众将士虽不敢有异议,但私下毫无凝集力,军心不稳,何以势如破竹,定鼎西境?”“万众一心,方能力挽狂澜,而绝非表面服从!而抛开慕容家与淮州林天啸之外,原则上唯独陛下有凝聚朝野的威望与能力。再者,陛下御驾亲征,仍有两大好处。西境之乱虽危急,却也是一个契机,一个足以让陛下真正坐稳天下的绝佳契机。”闻言。林少裳目光微蹙,似有被说动的样子,接道:“继续说下去。”陈余道:“东境反贼割据造反,朝廷镇压,迟迟无法得利。南境林天庆通敌,意图谋反,这些年勾结无数番邦,在江南横行跋扈,鱼肉乡里。大景表面仍旧强盛,实则已是腐朽,民心动摇。”“百姓暗地里已经对朝廷极为失望,乃至有了脱离管制的迹象。此次得以成功平复江南,实属侥幸。如果不是林天庆棋差一招,令陛下有机可乘,只怕江南又会是一场乱局。六道官兵归附,只是流于表面。实则,江南百姓与朝廷的矛盾仍在。”“而此间矛盾绝非一时半刻可以解除揭过的,乃是长远的“工程”。除非陛下能巧妙地转嫁这个矛盾,重新激起百姓一致对外的决心,方才有一劳永逸的可能。”“西凉作乱,犯我西境,就正好给了陛下这个机会。此刻起,陛下引导舆论的重点将不再局限于肃清吏治,铲除奸逆,而是把百姓对朝廷的不满与矛盾转嫁给西凉蛮夷,还有东瀛人!”:()人在乱世:我靠打猎成为卧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