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做也不会叫其他人怀疑。
安排妥当后,大伙儿按照各组分到的土豆块,均匀抹上草木灰,之后放大篓中,由组长和副组长送去给余南叶登记重量,陆柘景称重核实,余南叶摸一遍,篓子上贴上每组的麻纸,再通知各组组长、副组长前来领取。
为了方便村里不识字的村民,余南叶没有给他们起太过复杂的组名,就一二三四组,并给了云云一个月五百文的工钱,让她每日教大伙儿认字一个时辰。
能帮到小南哥哥,云云很高兴,更别说她每月的工钱比爹还多,让她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每天跟着小南哥哥学习都格外认真。
土豆种完后,余南叶又分给了他们其他种子。
正值夏令可种蕹菜,百姓们叫空筒菜,和苋菜;落葵——大家叫木耳菜,莴苣,以及白菜。
余南叶从林家村后山带来的菌子,也被他培育出来,问过阿景才知道南禹国以前也有菌子,后来草木休止。
长在林间的菌子也不再生长,慢慢枯死。
南水村那些本去私塾上学的孩子们,也不再去隔壁村私塾。
隔壁村老童生开的私塾一下子少了大半。
起初走了一两个,老童生没放心上,要知道他们南秀村如今只有他一个童生。
不仅本村送孩子到他这里启蒙,南水村和南燕村的孩子们也只能到他这里开蒙。
以前他教近百名学生,如今竟走了三四十人。
这次更是连领悟极高的张子晨都不读了。
老童生越想越不对劲,托人打听,没打听到南燕村赵家人办了私塾。
老童生姓陈,年近不惑。
他没从南燕村打听到什么,便找了村里娘家是南水村的媳妇打听。那媳妇嫁过来好几年,这几年都没回南水村,完全摸不着头脑。
没打听出什么,陈童生先跑了趟南燕村,村里稍微富足的都把孩子送他这儿来,这些人是认识陈童生的。
纷纷跟他打招呼,陈童生很满意这些人的识趣,对众人的拥护吹捧十分受用。
他假意去了一学生家了解,村里人对读书人天然尊重,对孩子的夫子更是如此,几句话功夫陈童生就套出不少话,确定南燕村没人开私塾。
下午便去了南水村,他来过好几次南水村,以前进了村,大老远就能看到路边玩闹的女娃,和槐树下嗑牙料嘴的,如今却不见一人。
陈童生心里纳闷,以前来南水村时,还能见到张三等混子,今日他在村中走了这么久都没见到。
他随意找了家以前学生的家,敲响房门,等了好一会儿,房门才从里面打开。
入眼的正是他那个退学的学生,
——张子辰。
陈童生问:“你父母呢?”
“陈夫子找我父母有什么事么
?”张子辰问道,以前夫子问话,他可不敢反问,但跟着云云学了几天,他才意识到陈夫子以前的做法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