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的情感数据还在。只要记忆回廊稳定度达到100%,就能实现单向传递??活着的人对逝者的倾诉,或者……让逝者听见本该属于他的真相。”
周远犹豫:“这违反伦理协议。系统不允许主动唤醒已冻结用户。”
“可如果这不是唤醒,而是一次‘补交作业’呢?”艾拉反问,“如果宇宙允许一次修正的机会,我们是不是该试试?”
周远沉默良久,终于点头:“怎么做?”
艾拉取出骨笛,将其与腕表连接,输入特定频率:“我们需要借用当前飞机的金属结构作为共鸣腔,模拟当年他登录时的电磁环境。然后,通过心锚残余能量,注入一段定向声波。”
“成功率多少?”
“不到30%。但如果成功,他会‘听见’。”
“那就试。”
两人分工协作。周远负责调整笛音频率,艾拉编写情感编码程序。他们将信的内容转化为声纹图谱,加入温度、心跳、呼吸节奏等生理参数,使其更接近真实人类倾诉的状态。
当一切准备就绪,艾拉深吸一口气,按下发送键。
刹那间,骨笛嗡鸣,整架飞机的灯光忽明忽暗。乘客们惊疑四顾,唯有18排C座的女人猛然回头,仿佛感应到了什么。
而在遥远的新加坡海底墓园,一座刻着“林哲”的无名碑前,海水突然形成螺旋状流动。潜水员事后报告称,当天监测设备录到一段诡异音频??
起初是电流杂音,继而清晰浮现女性声音,带着哭腔,一字一句:
>“林哲,我没有失约。
>我在第三候机厅等了你整整七个小时。
>你的航班取消了,可没人通知我。
>我每天都在查你的消息,直到听说你……
>如果你能听见,请相信,我从来没有放弃过你。
>我爱你,从第一次见面那天起,就没变过。”
音频持续秒,随后消失。
当晚,那位女子梦见自己站在机场大厅,人群散去,唯有一人逆流而来。他穿着旧西装,手里拿着那封信,眼眶通红。
他说:“我来了。这一次,我没有错过。”
她醒来时,枕巾湿透,嘴角却扬着笑。
而《人间回音》系统日志中,新增一条记录:
>**用户ID:LZ_1987
>状态变更:由【冻结】转为【安息】
>最终情感反馈:接收成功
>标签更新:终于开始的爱**
---
三个月后,北京郊区一处康复中心。
周远坐在轮椅上,右腿打着石膏。墙上挂着新闻截图:《田径明星回国执教,意外遭遇车祸仍坚持公益项目》。
那天从机场出来,他们在高速公路上遭遇连环追尾。周远推开艾拉,自己却被变形的车门卡住,导致胫骨粉碎性骨折。
医生说至少半年不能走路。
但他每天坚持复健,哪怕疼得冷汗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