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生前,永不相负。只是君王死后,丞相就危险了。
唯一善终的范睢,就得益于昭襄王活得够长。
眼前的子楚和吕不韦,亦是君臣相得,并不相疑。若是子楚活得够久,他们未必不能成为昭襄王和范睢那样的佳话。
只可惜,子楚的命太短了,吕不韦变成了托孤之臣,秦王政又是个极为强势的君王,他的落寞收场是可以想见的。
扶荔默默感慨了一番,觉得像吕不韦这样的人才,政治生涯结束之后就自杀,实在是太浪费了。
托孤权臣和强势的君王,几乎是不可能共存的,扶荔也不可能让自家徒儿委屈。
所以,她不准备改变吕不韦的政治生涯,还是等他退休之后再招揽吧。
=====
吕不韦率军出征,没多久就灭亡了东周,把周所有的遗臣都带回了咸阳。
出乎他的意料,戴氏的现任家主戴渠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激动和愤慨,她非常平静地接受了周的灭亡。
等吕不韦上门拜访时,她也很周到地接待,并爽快地答应了跟随他一起到咸阳去。
吕不韦满头问号:这么容易?从前七国国君次次碰壁,又算什么?
戴渠:算他们运气不好,没赶上好时机。
“渠愿率家族随相国回咸阳,却也有一个小小的请求,希望秦王成全。”
吕不韦忙道:“监正请说。不韦来时,吾王早有交代,对于您的一切需求,秦军上下尽量满足。”
戴渠道:“渠夜观星象,见有两颗大星坠向咸阳,咸阳有贵人至,位在东宫。不知近些日子,可有奇人异士莅临东宫?”
吕不韦心中一动,想到扶荔力谏子楚伐周,果然一切顺利。
“不韦好像已经知道了监正口中的两颗大星,所指是谁了。”
戴渠正色道:“还请相国赐教。”
吕不韦道:“前些日子太子自赵归秦,随行的还有两位出自蜀国老师,一位出身戴氏王族,另一位出身殷氏,该是流亡蜀国的商王之后。”
戴渠喜道:“就是他们。不知到了咸阳之后,可否安排渠与二位相见?”
“自然可以。”吕不韦直接答应了。
这点小小的要求,不管是秦王子楚还是太子政,都不会拒绝。
戴氏一族跟随秦军返回了咸阳,消息也随之散布天下,六国都蠢蠢欲动,有再次合纵之心。
子楚为震慑六国,又派吕不韦攻韩,韩王惧,献三川之地求和。子楚知道不可能一下子把韩国吞下,就此退兵,设置了三川郡。
他登位不到一年,便接连两次发兵,两次大胜,展现了属于秦国国君的虎狼之性,中原各国都噤若寒蝉,唯有鲁国头铁,抨击秦国灭周是以臣伐君,为不义之战。
鲁国是周公姬旦的封国,曾为天下文脉之宗。后来这个名头被设立了稷下学宫的齐国夺走,却仍旧是宗周的忠实拥趸。
宗周彻底灭亡,也让鲁国彻底破防,颇有些不管不顾的疯狂。
于是,秦国再次发兵,鲁国灭,鲁君被贬为庶人。
对于这些,扶荔和嬴政这对师徒密切关注,从中吸取教训,总结得失。
嬴政开始接触秦国宗室和朝臣子弟,充分展现自己的宽宏与担当,在朝堂上受到的拥护越来越多。
对此,子楚十分欣慰,彻底把成蟜排除在了继承人的范围之外。
嬴政觉得,这样的爹,多活几年也无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