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唷好累。”
展文星端着茶碗大饮一口,“大人您也不给帮帮小的。”
“瞧你那劲,搬两筐点心就累了,累你就别吃。”
荆六郎狠拍了展文星的肩膀,叮嘱道,“别到夜里说饿,给兄弟们的都吃光了。”
二人争闹着,陆岚完全不理不睬,只是看向码头一处。他们也循着陆大人目光停驻的方向望去。
卫锦云正站在岸边,身上背着一个的箩筐。
她大概是走得急了,鬓角的碎发被风吹得有些乱,见陆岚的目光,便扬手朝他用力招了招,手腕上的银镯子随着动作轻轻晃,明媚得让人移不开眼。
“陆大人!陆大人!”——
作者有话说:锦云:见万物先夸个聪明可爱,驴也是[可怜]
陆大人:一个多月,我终于等到了[爆哭]
第43章1000营养液加更
听着卫锦云唤他的声音,陆岚身形轻捷,踏过水边几只泊着的船只,官靴点在船板上只微晃了晃,转瞬便已稳稳立在她不远处。
卫锦云这头手还没放下,他“嗖嗖”两声便到岸边了。她感叹动作的迅捷,挥手笑着,“陆大人我不急的,你可以慢慢走。”
待陆岚走近了些,他望着她雀跃的眼睛,慢条斯理道,“你是来看我的?”
“是的。”
卫锦云连忙将身上的箩筐放下,往前递了递,“给陆大人送点心吃。你昨日说今夜便要走,还好我赶上了。水蛟帮有多凶恶,我早有耳闻,恰巧今日报恩寺里有香客办法事,小和尚说是能保平安的,我就厚着脸皮蹭了些佛运,拿来给你沾沾。”
她随即又很快补充,“听铺子里的客人说,陆大人手底下的水兵里,好多年纪都小得很。他们家中父母,肯定也盼着自家孩子能平平安安回家。我就做了些定胜糕,图个吉利。”
其实卫锦云听铺子里的很多客人说,这一个多月虽然水寇死伤了很多,我们自己人也折了不少。她见过陆岚的新兵,很多都是跟她年纪差不多的,还有更小的只有十五六岁。
她在他们这个年纪,才刚上高中,历史书上却记录的却是他们的事迹。她当时听着客人说,有些难过。
陆岚接过箩筐,掀开上面盖的笼布,见里面整齐地排着粉色的点心,其上印着的“定胜”二字十分醒目,瞧着精巧又讨喜。
“模样很是新奇。”
陆岚并没有见过这样的糕点,但见这二字也能大概知晓其中的含义。
“这是定胜糕,豆沙枣泥馅的。这糕有个说法,相传有位韩姓将军,带兵去往前线抗敌,百姓们感念他护境安民,就凑了米粮做了这糕送去。说是将士们吃了,能得神明庇佑,早早打了胜仗凯旋归来。”
她拍了拍箩筐,眉眼弯弯,“我这虽是小本生意,但今日就不收陆大人钱了,全当全当预祝陆大人你们此去旗开得胜,将那水蛟帮全部剿灭。”
韩将军的故事是定胜糕由来的传说,眼下的定胜糕成为了婚嫁喜庆、乔迁新居、寿星庆生的传统糕点。定胜糕是卫锦云生活中最常见的糕点了,祖母还会在卫锦云每次考试前给她做,说是有“考前食得定胜糕,伏笔轻取状元郎”的说法呢。
“多谢。”
陆岚的目光从定胜糕上移开,落在她脸上时,语气里带了点漫不经心的探究,“这位韩将军我怎的未曾听闻。”
他的视线似有若无地扫过她的眼,“听你这语气,倒是对这类人物颇为欣赏。”
卫锦云点头,“嗯,他们都是很厉害的人啊。为了家国大义往前冲,多让人佩服。”
韩相公他是经过抗金与西夏战役中还能安享晚年的将军,也是南宋风雨飘摇中的定海神针。眼下燕云十六州早已回来,想来日后的韩相公也不会说出“劝君识取主人公。单方只一味,尽在不言中”的感叹,更不会有岳将之死了吧。
卫锦云边说边想又笑了,摆手道,“不过也都是坊间戏本子里的故事,编得热闹罢了。陆大人日理万机,没听过再正常不过。”
“送这么多,岂不亏本。”
陆岚见她神采奕奕,眸色微动,“你怎的成日精神这样好。”
晚霞落在她眼睫,陆岚觉得她像是平江府的香樟,一年四季的长青。
“今日挣得多,亏不了。”
陆岚才抱好箩筐,就听见她像模像样地叮嘱,“但多的可没有了,我也不知道陆大人带了多少人去。叫我再多送些,我可就不乐意了。”
这话一说,陆岚实在是压不住嘴角,垂眸轻笑,又连忙感谢,“多谢多谢,多谢卫小娘子。”
糕也送了,人也见了,卫锦云的目光瞥向了不远处的战船上,见那船上围了一堆人,全然探着脑袋往这里瞧。
被那么多人瞧着,她心中莫名地有些不好意思,轻咳了下,“那陆大人,我先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