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安抚百姓。
朝廷在大京周报上表明,很快到来的秋收。
朝廷会派人协助百姓秋收,以确保百姓过冬有余粮。
而且家里因为瘟疫死人的,也可以免缴一年的税。
这些补偿,深得百姓赞同。
因此,在一条条宣扬功绩和惠民的文章下。
百姓对于朝廷的呼声和信服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可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消息。
大京周报上介绍的最重要的信息,还是关于太子李宏和开阳公沈浩的描述。
可以说,此次瘟疫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地完成治疗。
全都是太子和沈浩两人冒着生命危险,为大京百姓找出了一条能够在瘟疫中生存的道路。
特别是太子李宏。
因为大京周报上面着重强调的太子冒着生命危险去疫灾区拯救百姓。
太子李宏的名望也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现在谁都说大京下一任皇帝就是李宏。
并且因为名望过高,所有人都觉得李宏会是一位好皇帝。
沈浩则是有预感会被当做典型传播,提前传递书信回去京师,希望将他的功绩给淡化一些。
然而。
宣德帝才不管沈浩的书信。
他此次着重强调了沈浩多年来的功绩。
并且还特地标注清楚,科学院是大京皇朝最新的部门。
也是开阳公沈浩带领的部门。
其中涉及工匠、医者、农牧、儒学等各个方面。
而且全科学院也会有科学院的精英前往授课。
若是有意者,可来京师参与考核,进入全科学院学习。
事后会着重安排进入科学院。
并且文章里特别提出,科学院的成员,全都有官职在身,并且无需上朝,只需要参与研究最新的利国利民的国之重器便可。
可以说,宣德帝第一次在全大京方面公开科学院的存在。
这也是为何各地著名的医者坐不住了,非要来京师进修。
毕竟农家、墨家、医家、儒家都加入了科学院。
能被诸子百家中排在前十的学说认同的科学院,他们为之向往。
就连身为科学院掌管者的沈浩的名望,也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可有人欢喜有人忧。
京师。
三皇子李?看到大京周报上的消息后,第一次表情管理失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