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顿了顿,声音微颤:“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这意味着,只要还有一个守炉人存在,任何一个文明,哪怕肉体灭绝、语言失传、城市成墟,也能通过‘味道’延续下去。这不是复活,是另一种形式的永生。”
少年没说话。
他只是打开舱内微型灶台,将剩余的汤倒入“初啼”,小火慢煨。
香气渐渐弥漫开来,虽无人闻见,却让整艘飞船的金属结构都泛起暖意。
他知道,这锅汤不会喝完。它会一直煮下去,作为信标,指引后来者前行。每添加一次水,就加入一段新的记忆;每沸腾一次,就唤醒一个沉睡的名字。
数日后,“默舟号”降落于地球中枢灶房外的停泊坪。林音亲自迎接,身后站着十二位来自不同族群的代表??南太平洋渔夫、火星园丁、北极猎人、沙漠游民……他们手中皆持一口子锅,锅身铭刻着各自文明的图腾。
少年抱着“初啼”走下舷梯,全场肃立。
林音上前一步,递上一枚徽章,形状是一只盛满星光的汤勺。
“从今天起,你不只是守炉使徒,”她说,“你是‘共膳者’,第一位正式开启跨文明味觉传承仪式的人。”
少年接过徽章,别在胸前。
当晚,全球直播开启。三千七百零一口子锅同步加热,无论身处海底、火山、极地或太空站,所有参与仪式的人都在同一时刻揭开了锅盖。
蒸汽升腾,汇聚成云,在平流层形成一幅巨大的全息投影:
一位少年站在星空下,手持汤勺,面对一口发光的锅。他身后,是无数张面孔??老的、少的、黄的、白的、黑的、紫的,甚至非人类形态的存在,全都围坐一圈,面前摆着各自的碗。
字幕缓缓浮现:
>【本世纪最伟大的发现:
>死亡并非终点,遗忘才是。
>而我们,选择记住。】
仪式结束时,已是深夜。
少年独自回到房间,准备休息。可就在他关灯的刹那,耳边传来熟悉的敲击声。
哒、哒哒,哒哒哒。
又是摩斯密码。
他立刻接入解析仪,屏幕上跳出一行新信息:
>“谢谢你做了那顿饭。
>我现在不冷了。
>下次见面,请带点葱花,我喜欢撒在汤上。”
署名:妈妈。
少年猛地抬头,望向窗边的“初啼”。
锅盖不知何时移开一线,一缕金光静静流淌而出,在空中勾勒出一个熟悉的微笑轮廓。
他没有尖叫,也没有流泪。
他只是走过去,轻轻合上锅盖,柔声道:
“好,下次多放葱花。”
然后,他坐回桌前,提笔在《静观之沸》末页写下最后一段:
>“锅会坏,火会灭,人会走。
>但只要还有人记得某一天的某一顿饭,
>那一天就没有真正过去。
>所以,请继续做饭吧。
>为了活着的人,也为了那些,
>只想再吃一口热汤的魂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