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这瓦剌大汗这一询问可是一语双关。充满了试探。如果朱正真的答应了归顺,那必然是归顺鞑靼,这自然就会引起瓦剌与兀良哈的忌惮了。“这朱正年轻气盛,没那么容易归降。”“不过这五日停战,本汗也给了他五日时间考虑,如若他不愿归降,那也怨不得我们了。”“总之,此战,我军必胜。”坤帖木儿笑着说道。听到未曾归降。瓦剌与兀良哈两个大汗相视一眼,都是松了一口气。“不错。”“如今我军就可在此海州城与这朱正耗下去了,只待耗到本部兵马杀至大宁府,这明国国门必被我军攻破。”瓦剌大汗大笑着道。……夜幕之下,已是深夜。海州城南城门。城门洞开。“将军,保重。”陈亨对着战马之上的朱正抱拳道。“陈将军。”“吾奇袭之策能否成,辽东镇守为关键。”“在吾破敌之前,海州城就交给陈将军了。”朱正再次正色对着陈亨道。“请将军放心。”“末将,唯有死战。”陈亨抱拳正色回道。“有劳陈将军了。”朱正笑了一声,随手拉起马缰,看向了城外:“兄弟们,走。”一声低喝。朱正手提霸王枪,策马而出。马蹄踏动。魏泉率领着一千亲卫骑兵紧紧相随,追随着朱正向外疾驰而去。而陈亨目视着,直至朱正还有麾下亲卫骑兵消失在了茫茫夜色之中,陈亨才收回目光。“传本将令。”“自今日起。”“全城戒严,吾将亲镇北城关,对将士们宣称将军亲镇城中将府,不可泄露有关将军行踪的任何消息。”陈亨对着身边的亲卫交代道。“是。”众亲卫齐声道。“苍天庇佑。”“希望将军此行能够功成。”陈亨心底暗暗想着。……时间逐渐过去。这五日以来,元军全力在清理着城前的尸体,也让原本堆积如山,甚至发出腐臭的尸体被清理一空,全部都掩埋到了土里。而城关上的燕军将士们自然是全力戒备着,若是元军胆敢趁着这停战来进攻,立刻就会乱箭如雨。好在。这五日以来,元军并无任何进攻动作。而五日一过。元军列阵城前。看着紧闭的城门。坤帖木儿冷笑了一声:“看来,朱正是选择了与我军彻底死战下去了。”“给他机会他不要,那就是找死了。”此刻。坤帖木儿心底也是充斥杀意。五日前。他已经许下了那般重利了,更是他最大的让步与利益,可朱正竟然还不领情。这又如何让他不怒。“大汗。”“朱正还要死守辽东,可我本部调兵还需时间,难道这数月时间还要强攻这海州城?”赵脱列干有些担心的道。“无需强攻了。”坤帖木儿一抬手,沉声道:“自今日起,每日佯攻就行了,并密切关注这海州城,斥候探查,一旦海州城有派兵离城之迹象,立刻上禀。”“如今我们要做的就是将这辽东驻军彻底拖死在这海州城即可。”听到这。赵脱列干也松了一口气,当即一拜:“末将明白了。”……时间逐渐过去!辽东的战事似乎是进入了一种焦灼之状。元军也并没有再强攻海州城,每日就是例行一种佯攻,确保海州成的明军没有被调走,密切关注辽东驻军。可他们实则不知。在他们决定调兵之前,朱正就已经洞破了他们的意图了,在他们监视调兵之前,朱正就已然将驻守在义州城的五万骑兵全部都秘密调走了,不为人知。而在真定府。大战也到了关键。府前城。数十万的南军正在全力攻城,朱棣亲自镇守府城防守。不过。看似在防守之势下,朱棣已经在酝酿反攻之策。虽说南军动兵之势强大,可实则朱棣应付之下也是游刃有余。“启禀王爷。”“南军进攻之势增大,丘福将军亲自镇守于城关之上,南军不得破城。”“另。”“张玉将军已经率领麾下兵力,按王爷之令,已在行军。”朱能来到了朱棣面前,恭敬禀告道。“密切关注南军动向。”“防守不可失。”“令真定府各处游击的将士加大对南军粮道,辎重官道的打击。”“能扰乱南军多久就扰乱多久。”朱棣沉声道。“是。”朱能恭敬领命。正在这时!“报。”“辽东急报。”“乃朱将军亲笔密报。”一个王卫快步走入了大殿内,手中呈着一份密报,显然所走的也并非普通急报,不然也不会这么多日才送到朱棣身边。“朱正的亲笔密报?”听到这一句,朱棣神情立刻正色起来。,!他太了解朱正了,无事绝对不会叨扰,若非危机战果,朱正也断然不会去禀告什么。朱棣立刻接过了这一封密报。迅速打开。当看到了上面的内容,朱棣瞳孔一缩,整个人的脸色也瞬间变了。“不好啊。”“元军竟然增派兵力,南下进攻大宁府。”“以本王如今的情况,根本不可能派兵增援,辽东也不可能增援。”朱棣脸色难看的想到。显然。这密报上前几句话就提及了元军增派大军南下的话,只是看到了,朱棣就有着一种难言的紧迫感来。虽说如今真定府的战局还在他的掌控之下,但想要一举击溃四五十万的南军,不可能正面一击,还需要时间才能将之逐步击溃。可一旦北面有失,情况定然有变了。回过神来。朱棣继续看向了密报上。“朱正竟然不是送信来求援,而是有了破元之法。”越往这密报下看去,朱棣则更为心惊。在看到了朱正上禀元军增兵时,朱棣甚至想到了这密报是朱正求援,毕竟这等情况之下,朱正已然失去了应对之力,毕竟镇守一个辽东府不失已然是朱正能尽的全力了。可。朱棣终究想错了,更是小看了朱正了。朱正竟然没有求援。“此番元军调兵进攻大宁府,吾燕军已无法调兵增援。”“想要破局,唯有兵行险招。”……:()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