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坤帖木儿直接表态支持。瓦剌与兀良哈两个大汗也没有多想,直接点头同意。“如今我军与明军相持在这海州城前,就算是付出全力强攻也不能破城,再调兵南下,袭大宁府,这才是真正的制胜之道。”瓦剌大汗沉声道。“不错。”“既如此,我部可再加派五万大军。”兀良哈大汗咬着牙道。“我部也可加派五万。”瓦剌大汗也是立刻表态。见此。坤帖木儿一笑,当即道:“两位兄弟如此,那我鞑靼自也不会逊色,此番我鞑靼再加派五万大军,只待南下大宁府,必可破明,而吾等所在此间大军就可与明军相持下去,如若他们敢增援大宁,那我们就可顺势破城,如若他们不增援,那他们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大宁府被我新增援军攻破。”“此战,我军必胜。”说到这,坤帖木儿都为之动容了。“请三位大汗速速向着北疆本部发下调兵令,越快越好。”赵脱列干立刻道。随即。这三部大汗也是纷纷拿出了调兵令,交给了各自的心腹将领归于各自本部调兵。这种事情自然是不能假手于人的。别看着三部这一次齐心南下,可实则对另外两方都是充满了戒备的。所以在草原本部之上,必然是留有重兵防守的,避免此时合兵而被对方有机可乘了。“两位。”“本汗还有一个法子,或许可以一试,哪怕此法不行也可震慑明军,乱其军心。”坤帖木儿又想到了一个点子,脸上露出了一抹冷笑。“什么法子?”两个大汗立刻看来。“大将军。”“派人去海州城前,说本汗要见他们的主将朱正。”“明日相见。”坤帖木儿沉声道。“末将领命。”赵脱列干立刻道。“见那明将,这是何意?”“难道是要劝降此人?”“从朱棣对此人的信任,命他统御大军镇守这辽东,足可见其忠诚,想要劝降只怕没有那么容易。”瓦剌大汗眉头一皱,质疑道。“昔日我草原强盛之势,大元南下,那些汉人自诩忠诚的可不在少数,可被利益拉拢的人也同样不少,在本汗看来,只要是人就会有软肋,就会有七情六欲,如若可以让这朱正为我军效力,花费怎样的代价都值得。”“再而就算拉拢不了,吾等也可将调兵南下进攻大宁的事情告诉他,本汗倒想看看他如何应对。”坤帖木儿冷笑着,充满了算计与得意。听到这。瓦剌与兀良哈两个大汗也是瞬间明白了坤帖木儿的意图。两个字浮于脑海。阳谋!无解的阳谋。“坤帖木儿太过工于心计了,以后要小心。”但此刻,这两部大汗反倒是对坤帖木儿增加了防备。如今看似融洽只是利益所趋,未来终究还会是敌人。……海州城!“将军。”“元军派人来了。”陈亨指着城前举着几个元军并未携带兵刃,手中还举着一柄元军的战旗,似乎表示并无恶意。朱正走到城墙边上一看。“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且看他们要玩什么花样。”朱正开口道。城上的将士纷纷放下了弓箭,也这样冷冷注视着这几个元军踩着无数元军尸体而来。当这几个元军到了城下后。“奉大汗令。”“求见辽东守将朱正将军。”为首的一个元将抬起头,对着城楼上喊道。“吾在此,你们有何事?”朱正站出来,平静回道。听到朱正的声音。城下的元将立刻抬眼看去,这也是第一次见到朱正真实的样貌,这一个月攻伐以来,他们死在朱正手中的将领不少,但无一人能够目睹朱正的样貌。“奉大汗令。”“以鞑靼,瓦剌,兀良哈三部之名。”“有两件事想要与朱将军一谈。”下方元将大声道。“说。”朱正面不改色的看着。“第一。”“两军交战,收尸为责,我族三位大汗想要停战五日,用以清理城前尸体,避免瘟疫。不知朱将军可愿停战五日?”元将大声道。对此提议。朱正也没有多想,当即道:“停战五日,可!”“说第二件事吧。”元将一笑,又大声道:“明日,我鞑靼大汗想要在城前与五百步与朱正将军一见,不带任何兵丁,不带任何兵刃,不知朱将军是否愿意?”对此。朱正自更不会拒绝了,当即点头:“可。”“朱将军豪爽,我部大汗早就对朱将军仰慕已久了,明日相见,朱将军定不虚此行。”“如此,吾就告退了。”元将对着朱正行了一个草原的礼节,然后带着麾下几个兵卒离开了海州城前。“鞑靼大汗想要见将军,无非就是想要拉拢将军,劝降将军。”陈亨缓缓开口道。“不仅如此。”朱正淡笑一声,带着一种肯定的语气道:“顺便威胁我,言明他调兵南下大宁之举,如此一来,便可动摇我军军心。”“有将军在,他们想要动摇我军军心,当真可笑。”陈亨则是冷冷一哼。这时!“将军。”“将令已经传达给朱煦将军了,今晚连夜就会行动,开赴将军所定之地。”魏泉快步走来,恭敬向着朱正禀告道。“很好。”朱正点了点头。一旁陈亨则是面带疑惑之色。“将军,难道将军又准备何战策?”陈亨恭敬问道。“陈将军。如若我将海州城交给你镇守,你可能死守不失?”朱正转过头,一脸严肃的看着陈亨道。听到此话。陈亨就明了了一点,朱正必有更大的战法,必然是要离开海州城。不过陈亨也没有任何犹豫,当即跪在了朱正面前,正色道:“如若交给末将,末将死战不退,如若海州城破,末将愿以死谢罪。”朱正走上前,直接将陈亨扶起来。“以海州城城防,还有一万骑兵与近六万步卒。”“足可镇守不失。”“三个月。”“至少陈将军要保证海州城三个月不失。”“如此,方可彻底破此番元军增兵之危局。”朱正一脸严肃道。……:()大明:靖难!我摸尸杀敌捡属性,无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