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婉君瞧青云那么颓废,也跟着坐下来,劝道,“你为何偏要执着于这个,难道非要现为不可吗?刘大人虽然偏激,跟着他的法子走,之前的努力会付诸流水,可他总归是这方面的人才,也不会有人怪罪于你的。”
闻言青云撩开挡住眼睛的胳膊,她瞧了一眼天花板,随即坐了起来,“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难道非要等那时候,才起今日我的法子来?”(此句出自清代陈澹然《寤言》·卷二《迁都建藩议》)
二人闻此皆沉默亦,房间里流动着寂静的气氛,还是穆荷莲率先开口,说起队里总归还是能找出一些愿意帮她的人,光是冯泗景收底下的一堆人就有几十号人啊。
“对啊!”青云闻言目光一亮,这小子当初可是答应给自己做牛做马来的,“只是他能找到那么多人?”
穆荷莲摆摆手,回道,“你管他这么多做什么,你只要一声令下,他就能给你做出来!”
在一旁的林婉君也出声提议,“既宋大人是站你这边的,何不叫他把军中的苦役也带过来?若明天刘大人没有为难皆大欢喜,若是真不肯拿出些人手来,我们也能自给自足啊。”
“话说的不错!”青云腾的一声站起身,觉得这些提议都好极了,迫不及待的就要出门,“我现在就去找公主商量此事。”
“事缓则圆,你才回来,都未曾果腹,先吃了东西再说。”林婉君忙拉住她。
青云被这么一提醒,肚子果然适时响了起来,她把土豆扒拉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穆荷莲是第一次吃这东西,觉得惊艳无比。
立马感慨道,“这东西饱腹强,要是和薯子一起种,起码能解决一大半吃饱的问题啊!”
青云只道现在的环境还不能种这玩意,等风暴一来,能给你连根拔起喽,穆荷莲见状说青云就像个聚宝盆,想法还是点子,总能拿出她意想不到的东西。
可她又觉得把这些吃了实在是浪费,应该留着当种子,到能种的时候种了。
“不妨事,我留着几个呢,只是现在还不能和别人说……”青云说完又小心嘱咐。
俩人只当她有自己的考量,而且这种好东西要被发现了,第一时间也是端给达官贵人享用,怎么也轮不着老百姓。
几人一高兴,直接畅聊深夜,索性都不回去在青云这儿睡下了,仨人一起挤在小床上,青云却觉得无比感慨,这俩人也算半个朋友了,她在这个时代,总算有了能说话的伴。
早上虽有些寒意,却没有露水可降,空气中还是干干的,远处的暮色中出现一抹亮闪闪的蓝,天际边上泛起淡淡金光,微风卷着砂砾缓缓吹过,青云独身一人往监工的小草棚里走去。
拿起馒头时,眼睛顺着往上溜,就瞧一中年男子笑的猥琐,语气里还带着明显的幸灾乐祸,“青云姑娘,你今日有大事要干呐?”
不远处工人成群结队的往沙丘方向走,青云听见声音瞧了一眼,随后才回过头笑着回答,“是啊”说着她指了指那些人,“怎么他们今天还是种苗子?难道你没拿到指挥使下的文书?”
监工躺回摇椅上,之所以站在?框前,似乎是有意等着青云出现似的。
男人手上扇子动作不断,对此只是不屑一顾,嗤笑说,“指挥使是管边塞军中之事,这种树里头,真正管事的是刘老大人”说罢,他捋了捋胡须,“刘大人说了,今日照常,宋大人要做什么,自有他的军将做。”
闻言青云只能笑笑不说话,只在心里吐槽,这事果然如穆荷莲说的一样。
【这个老头子,明明知道在闹天牛,还要把好苗子种上去,这是存心和我作对呢】
系统:【哪里会有事事如愿,宿主要学会接受这种事情的发生。】
幸好青云一大早就去了指挥府找宋朝云商议过了,眼下宋朝云叫的人已经在身后的不远处,正朝这边过来呢。
她重新将目光投在监工身上,装作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原来如此,我还以为这儿就指挥使的官最大呢。”
草棚里烟雾缭绕,监工拿着烟斗,抽着草烟眼神迷离,没好气的哼了哼,“宋大人就算管着整个沐云城也管不了刘大人头上啊。”
监工嘿嘿笑了两声,“青云姑娘,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你还是多想想吧。”(起源《左传》"鸟则择木"的隐喻,由《三国演义》提炼形成完整表述)
青云拱手晒笑,回道,“多谢大人提点。”
死老头,这句话送还给你。
戴着草帽的青云坐在戈壁底下,她仔细端详着手中的图纸,心中做着规划,今早和宋均雾等人画好了区域,只是到了现场才发觉这渠沟要经过一道陡斜的山坡,可是这么陡,要想好怎么挖,改道又要改到哪里去。
直到一双脏兮兮的布鞋出现在她的视线里,青云才抬眸,发现是穆荷莲,再往后瞧是乌汪汪的一群人
仔细一看都是女子,老的小的都扛着锄头过来,穆荷莲带着些许得意的看着青云,“怎么样?这人够吧?她们一听是你要人,马上就过来了。”
穆荷莲见她默不作声,以为是她还不安心,又立即安慰,“眼下还有冯泗景那家伙还没来呢,他也能叫来不少。”
青云拍了拍身上的沙土,“她们私自来帮我,不会被怪罪吗?”
“青姑娘别担心,我们自然也能说是指挥使大人授意我们做事,两边互不干扰的,那刘大人总归是比指挥使的官小啊。”人群中有人出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