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这份名单表面上是某资本咨询机构组织的“网络公信力样本调研”,但内行人都看得出来,这就是一轮新的舆论引导准备。
名单分两栏:
一边是“受众广、情绪饱和、可争议高”的公众人物推荐,包括几个做情绪直播、流量访谈的代表。
另一边,是“争议集中、态度强硬、不易舆论控制”的排查目标。
在第二栏的第一个名字上,写着“段涵希”。
这不是第一次了。
但和上次不同,这次她不是自己一个人被针对。
名单附带备注:“已与合作过的品牌方核实,建议统一调整合作口径,避免风险扩散。”
连“风险”都写出来了,说明是要动手了。
消息传到铭创那边时,正是凌晨两点。
段涵希当时还在改系统核心配置,旁边全奇一脸疲惫,把打印出来的名单甩桌上。
“又是这些人。”
她没停手,只是扫了一眼:“他们准备怎么洗?”
“想搞一轮‘技术无性别,情绪才是毒药’的舆论。”
“把我打成情绪型代表?”
“对。”
“那是他们不懂什么叫系统能自清。”
她继续敲代码,把手边那份日志文档一份份比对完后,打开她自己建立的“外部攻击清洗模块”。
里面有个分栏叫【历史标签留痕】。
她把之前那几个挑事的节目人、评论号、营销小组,全都拖进去了。
操作完毕后,她顺手点开了一个归档文件夹,名为【舆情诱导模拟】。
这是她自己早在一年前就建立的。
里头每一个关键词、每一次网络群体行为波动,都被分成几百段样本,模拟过路径、反应时间、传播量级、反击节点。